第(2/3)頁 如果回答好了,升官加爵是常事。 萬一要是沒回答好,回去重考,或者腦袋不保也是有的。 此刻,四爺召了一個文科進士進來。 那人穿著一身灰藍色布衣,大約四十來歲的模樣,他走到了大殿中間,朝四爺行禮,“奴才叩見皇上。” 不過是行禮,他說話就有些顫顫巍巍。 平生還是頭一回和皇上面對面,一對一的交流。 光是這個,就讓他緊張不已。 四爺閑適地看著這名進士,淡淡問:“你為何參加科考啊?” “......”這名男子一直是科考成績較好的一名文科進士。 但他平時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 要說皇上問他詩詞歌賦,四書五經,他倒是能對答如流。 可皇上居然問他為何科考,他一時竟不知道如何回答。 思考良久后,他才回答:“回皇上的話,奴才科考是,是為了給自己寒窗苦讀數十年一個交代。” 聽到這話,四爺眉頭微不可察地蹙了蹙,就擺擺手,示意對方退下。 他在這名男子的檔案下,寫了“正七品翰林院編修”幾個字,就將冊子合上了。 蘇培盛站在四爺身旁,看得清清楚楚。 七品官,只是個小官而已。 同時,不由得在心里吐槽。 這個人光會讀死書有什么用。 一句話就把話給聊死了,皇上還怎么和他繼續聊下去。 皇上問句話,都答非所問,答不到皇上心坎里去。 虧他還是文科進士,說話的藝術還不如他這個太監大總管呢! 要是皇上問他為何當太監。 他才不會說什么“就是為了 給數十年的太監生涯一個交代”這種屁話。 當然得說“是為了忠心侍奉皇上”啊! 這名進士出去后,下一個進來的,是一名武科進士。 此人穿著一襲茶色的長袍,身軀魁梧,孔武有力,瞧著三十有余。 待他行禮后,四爺又問了類似的問題,“習武很辛苦,還會有一身傷病,你怎的會想著習武?” 能考中進士的,實力都有,他就不問什么專業性的問題了。 只是想通過一些看似簡單的問題,看看他們的為人。 這名男子倒是沒有過多的思考,就直接回:“奴才小時候就比同齡人高大,經常跟人打架,爹娘看我是塊好料子,就讓我去習武,我就開始習武了。” 說到這,他撓了撓后腦勺,有些窘迫地道:“不怕皇上笑話,我就想通過自己的努力,賺錢孝敬父母,最好還能當個官兒,再娶個賢惠的娘子,生好些個小崽子。” 此話一出,蘇培盛站在身旁憋笑憋得很難受。 習武之人,大多都把精力花在習武上,沒時間讀書識字。 所以,通俗來講,習武之人多是文盲。 這導致朝中大臣有個鄙視鏈。 文官嘲笑武官是文盲,粗鄙野蠻,不講道理。 武官嘲笑文官只會紙上談兵,是貪生怕死之人。 真真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 四爺身為皇帝,聽了男子的話后,倒是爽朗一笑。 “好,有顆仁孝之心是好的,但是,往后在朝中為官,可不能意氣用事,跟人打架。你的力氣要用在戰場上,可不能用在自己人身上。” 在這個吃不起飯的朝代,有太多太多可望而不可及的欲望。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