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說是學(xué)生宿舍,可是跟內(nèi)地學(xué)校根本沒法比,一個土炕占據(jù)了屋子一半的面積,上面整整齊齊疊放了十幾個小被子。 另一側(cè)靠墻的地方,擺放著暖壺、臉盆,十幾條已經(jīng)看不出本來顏色的毛巾搭在繩子上。 雖然破落,但還不失整齊。 苗霖什么都沒說,在屋里轉(zhuǎn)了一圈后帶頭出了宿舍。 廚房里,一個戴著眼鏡五十多歲的男人正在一口黑乎乎的大鐵鍋前忙活,鍋里熱氣四溢,看樣子是在煮面條。 還有一個中年婦女正坐在小板凳上削著土豆皮,她腳邊的大盆里,已經(jīng)有十幾個削完皮的土豆。 一個人扛著攝影機正在拍著他們兩個。 三人全都背對著門,沒有察覺到身后有人。 “小王,謝謝你們能到我們這個地方來,我專門做了面條,等會你們都在這里吃。” 戴眼鏡的男人話音里透著喜悅,似乎他那口大黑鍋里煮的不是面條,而是佛跳墻。 中年婦女抬起頭,笑了一聲,“劉校長,你當你的面條是什么好吃的啊!人家是燕京來的,什么好吃的沒吃過? 就咱們這,除了土豆就是土豆,招待貴客真有點拿不出手。” 扛著攝像機的小王問了幾個問題,“劉校長,咱們的學(xué)生平時都吃面條嗎?” “哎!那哪吃得起,面條只有在逢年過節(jié)時才能打打牙祭。” “那平時都吃什么啊?” “有什么就吃什么嘍,我們這里好多家遠的學(xué)生,一周只能回家一次,每次返校都會帶一袋子糧食,大多數(shù)是青稞面,富裕點的家庭會帶白面,菜就是土豆了,我們這里產(chǎn)土豆,便宜。” 三人就如嘮家常一樣說著話。 苗霖在門口站了一分多鐘,轉(zhuǎn)身默默離開,走到外面,她摘下眼鏡,擦了擦眼角。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