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抗蝗部署-《青云之志》
第(2/3)頁
過了一會兒,羅程才打破沉寂:“魯鎮長,那些村怎么樣?”
魯金貴回道:“全部打電話核實了,十五個行政村、二十一個自然村都是這樣。據村里講,大部分和新堡子相仿,有三個村達到了邢郝集的程度。明天早起,我帶人利用一天的時間,把余下的村子全轉了,現場核實各村情況,按類統計清楚。”
沖著魯金貴點頭示意后,羅程指著屏幕上畫面,沉聲道:“大家看到了嗎?那么多的蝗蟲,蝗災不遠了。”
蝗災?
盡管剛才看畫面時已經想到這個字眼,但在聽著羅程講出時,人們還是再次震撼:蝗災可不是鬧著玩的,蝗災真要來了嗎?
先前在村里的時候,現場人們都不愿提起“蝗災”二字,羅程也刻意規避。但現在沒必要再隱瞞,而是必須要讓人們充分認識到嚴重性才對。
已然注意到了人們臉上的憂色,但羅程還是又說道:“會前我也和周邊鎮包括鄰市相鄰鎮了解了一下,目前他們那些地方都沒有發現。大家也不用疑惑,這沒什么好奇怪的,我們鎮山地居多,四面都被山體包圍著,面積相當于好幾個鎮總和,甚至和個別小一些區的面積相當,形成小氣候太正常了。既然獨獨地下水那么低,形成區域性蝗災也就不奇怪了。”
魯金貴接了話:“都怪我,重視不夠,警惕性不高。其實近幾年干旱日重,不但逐步加重了地下水位下降,也為蝗災形成創造了條件。我剛剛也找懂行人問了,正是由于干旱少雨,地下水位下降,土壤變得堅實,地面植被又很是稀疏,正便于蝗蟲產卵,有的蟲卵年前就有了。而且干旱環境下的植物水分少,正是蝗蟲喜歡的,蝗蟲自然生長更猛,繁殖更快。都怪我呀。”
“現在不是檢討的時候,這也不是一人一事造成的,是綜合因素的結果。”
抬手打斷魯金貴后,羅程接著又說:“干旱、地下水位低的確是蝗蟲大量繁衍的原因,含水量百分之十幾的土壤正適合它們生長繁衍,而我們這里目前的土壤含水量僅百分之二十多一點而已。”
“大家知道嗎?蟲卵多的時候,每平方米會有四千多個卵塊,每個卵塊會有五十到八十個卵粒,那就是二三十萬吶。當然了,目前我們這還沒那么多,但如果不加控制任其發展的話,就會幾何倍增,很有可能達到恐怖數據呀。”
“一旦到那時,蝗蟲就會把農作物迅速吃光,就會撲天蓋地地橫飛亂撞,到時吹在我們臉上的就不再是風,而是數不清的蝗蟲了。并且蝗災會火速蔓延到周邊鎮、區、市,甚至于整個東域基地,好多地區甚至將會顆粒無收,到時我們都將成為歷史的罪人。”
歷史罪人?我的媽呀。人們都不由得暗自驚悚。
好多人也不禁腹誹:至于嗎,有那么邪乎?跟我沒什么關系吧,我又不分管這個。
羅程馬上又道:“可能有的人會說,我們這里幾十年沒鬧過了,不是那么容易鬧起來的,總得有緩沖過程吧?那我告訴你,是有個過程,但這個時間少則五天,多則十一天,時間緊得很。這可不是隨口一講,而是由著名專家分析所得。”
著名專家所言?那肯定沒錯了。
五天呀,這可很快了。人們剛剛的一絲松懈快速散去,心中不由得再為一緊。
“蝗災一旦形成,受損的首先是整個油松鎮,影響的會是全鎮的方方面面,可不只是農業。尤其災情擴散的話,承擔后果的也是油松鎮整體,我們每個人都難以獨善其身。”
“我們要齊心協力共同應對,在有限的緩沖時間內,把蝗蟲扼殺于若蟲跳蝻期,把蝗災消滅于正式爆發之前。油松鎮特此成立抗蝗指揮部,高書記任指揮長,我任執行指揮,指揮部下設六個組,具體人員和分工是……”
此時的人們早沒了任何輕視,全都認真聽著鎮長布置任務,同時腦中開始謀劃起了分工安排調度。
緊張嚴肅的會議進行了一個多小時,將近八點才結束,人們也才帶著沉重的壓力和使命感,快步奔向食堂解決饑腸轆轆,為接下來的挑燈夜戰補充必要的能量。
高行東故意放緩腳步,等上隨后而來的羅程,壓低了聲音問:“哪位專家說了最少五天最多十一天,給嚴教授打電話了?”
快速看了眼四周,沒發現有人靠近,羅程也才低聲道:“沒打通。羅專家說的。”
高行東笑了:“羅專家可要隨時指導呀。”
“一定一定。”羅程煞有介事地拱了拱手。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马公市|
忻城县|
广河县|
青河县|
汾阳市|
汾阳市|
朝阳区|
梅河口市|
嘉峪关市|
富源县|
讷河市|
江油市|
正定县|
诸暨市|
穆棱市|
寿光市|
泗水县|
册亨县|
乌兰浩特市|
当涂县|
广水市|
武义县|
边坝县|
昆明市|
洪湖市|
开鲁县|
谢通门县|
弥勒县|
启东市|
楚雄市|
启东市|
蓬莱市|
巍山|
佛冈县|
宜兰市|
贵南县|
芜湖县|
临沧市|
新巴尔虎左旗|
项城市|
宜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