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趙如熙聽到這話,心里一喜:“你的意思是,因為圣耀皇后叫人尋了高產作物,百姓們不再餓肚子,所以朝廷對于種植和釀酒不作限制,是嗎?” 吳宗道:“也不是不限制,只要不過份就好。你買幾個莊子,都種糯米,用自己種的糯米來釀酒,朝廷不會說什么。可你要是叫南陽的百姓都種糯米來釀酒,那問題就大了。這不是缺不缺糧的問題,而是官員的倡導性問題。朝廷的官員,都應該鼓勵百姓多種糧食,而不是種其他東西。” “這樣啊。”趙如熙想了想又道,“那如果我的莊子都種糯米,會不會有官員彈劾我身為官員,不給百姓做表率呢?” 吳宗點點頭:“很有這種可能。不做官就不打緊;做了官就得注意這方面的問題。” 說到這里,他不解地看向趙如熙:“你想要釀酒,四處收購糯米來做不就好了嗎?干嘛非得自己種?” 趙如熙嘆氣:“我也想啊。只是只有南陽的糯米才好,別處的都不行。” “哦?”吳宗皺眉想了想,“如果你的酒好,能夠成為貢酒,那朝廷就不會說什么了。” 趙如熙眼睛一亮。 既然她不能大量生產封缸酒,那完全可以走高端精品路線嘛。要是酒好,成為了貢酒,那賣出其他酒的兩三倍價錢也是很正常的事。 當然,她想要釀酒是要造福南陽百姓,而不是自己賺錢。但她釀出來的酒賣的價錢高,必然會讓南陽產的糯米大幅度漲價。一旦朝廷為了要貢酒放寬限制,讓大家多種些糯米,到時候南陽百姓在這方面的收益也就能夠提高。百姓的收益高了,南陽的稅收也會相應提高。 南陽衙門有了錢,修路搭橋,興建學堂,便能做許多造福于民眾的事了。 這件事無論從哪一方面來說,都是好事。 見趙如熙沒有別的問題,吳宗就起身告辭:“行了,我也不方便呆太久,我先回驛站了。明兒個你也不用來送,我一早就走。” 趙如熙跟在他身后送他,一面叮囑道:“等若彤姐那邊有信了,你可得寫信跟我說一聲,免得我掛念。什么時候定親成親,要提前通知我。” 吳宗睨她一眼:“你還是多操心自己的親事吧。”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