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張、戚二人離世距今不過四五十年而已,當初這兩位的事跡,在場眾文武不可謂不熟悉。 張文忠公,柄國十年,位極人臣。雖有通天才干,可私德方面還是有虧的,比如好奢侈喜排場,以其俸祿肯定是無法開銷的,難免也有收受賄賂的情況。 至于戚少保,那就更不用說了。論練兵打仗,自嘉靖以來,無人可出其右。但私德方面,呵呵,能重金投效張文忠公門下,自稱門下走狗,怎可能是個完人! 但這兩位,一位成了人間神之首的福明靈王都城隍,一位成了陰司地府枉死城府主,為何? 大家伙都是聰明人,只要一聯想夏躍所言的‘善惡有報,業報亦可相抵’和‘諸功業最著者,乃為國為民建功立業’兩句,所有疑惑便豁然開朗。 張文忠公私德雖有虧,所行改革觸及不少既得利益群體的底線,更加不為神宗皇帝所喜,但不可否認,若非其一力改革,國朝傾頹之勢更甚。十年所積,支撐了萬歷朝三大征,功業不可謂不巨。 戚少保呢? 拒韃靼,剿倭寇,鎮北境,嘉靖之后萬歷朝邊境能有安寧,戚少保居功甚偉。更何況,其在戎馬倥傯之際,還編寫了《紀效新書》《練兵實紀》等兵書,遺澤后世數十年,可謂‘偉負文武才如公者,一時鮮有其儷’。 兩個鮮明的事例擺在那里,由不得眾人不動心啊! 不敢自比那兩位,眾人自認起碼能及得上一半功業,或許便可得脫地獄受刑的大難,來世便能夠轉生人道了。 眾人表情變化悉數落入夏躍眼中,他心中頗為自得,這番手段看樣子不會白費了。 “陛下,人間事已了,夏某告辭!”見狀心安,夏躍轉身朝崇禎帝一拱手,接著整個人無風自動飄飛起來,越升越高,直至不見蹤影。 嚯…… 神仙啊! 雖說早有心理準備,知曉夏躍不是凡人,但親眼看到這位高山仰止的鎮國公、太師‘白日飛升’,君臣士民依然難掩震撼之色。 崇禎帝站在地壇之上,朝著夏躍飛走的方向躬身行禮。地壇之下,文武百官、隨扈士卒、圍觀百姓更是忍不住齊刷刷跪地叩拜起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