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十月一日在全國人民人期待中如期到來了,十一長假。 第一天,全國電影院所有黃金時段都由好萊塢的兩部影片和華宜、光線的兩部大制作霸占著。 因為自己的第一部電影今天上映,所以他江曉蘭早早的起床,打扮的漂漂亮亮,突然想到首映式在在晚上,心情不由的有點郁悶,想出去走走,國慶第一天北京肯定人山人海,最終只好坐在出租屋里看電視。 拿著手機刷朋友圈,發現班里最早拍戲,又最豁得出去的于曼曼發了一條朋友圈:本寶寶參演了華宜《大偵探》里的女二號,今天首映,希望大家去電影院觀看。” 下面評論寥寥無幾,不過也有幾名同班女生表示的祝賀,有人還吹捧著于曼曼,看到那些吹捧的同學,江曉蘭也知道她們的心思,無非是跟于曼曼搞好關系,一旦對方紅了,也許可以借著同學的身份蹭個角色。 江曉蘭做為女主角拍攝《青春的日子》,除了最好了杜鵑之外,其他人都沒有告訴,更沒有發朋友圈。 她跟于曼曼的關系很差,當年有一部大制作的女三號,本來老師是推薦了他江曉蘭,可是江曉蘭沒有同意導演的某種無恥的要求,而于曼曼第二天晚上主動走進了導演的房間,隨后女三號這個角色便成了于曼曼的。 其實這件事情江曉蘭并沒有生氣,人各有志,但自此之后,也不知道于曼曼是心虛還是什么,總之處處跟江曉蘭對著干,并且對其諷刺挖苦。 “也不知道自己的電影觀眾會不會接受?”江曉蘭暗暗擔心。 王浩此時仍然在呼呼大睡,不是他不擔心,而是能做的都已經盡全力做了,剩下的就交給市場。 曲冰,趙蓉和擔任編劇的齊志誠三人卻緊張的不行,他們一直在等著西影業《我的青春》的影評。 我的青春九點檔,這個時間段假期的人們基本還沒起床,所以預售的票寥寥無幾,十點半,電影結束之后,網上很快有了影評。 有幾篇軟文,各種吹捧,但大多數影評是:毫無創意,劇情老套,充滿了黑暗和暴力以及性,假期大清早看這種電影太影響心情了。” “是啊,明明外邊陽光明媚,我卻感覺很陰暗。”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