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0章 除天下之大害-《秦吏》
第(2/3)頁
此言如同驚濤駭浪!席卷眾人的心膽,哪怕對朝廷有怨言,但礙于皇帝多年來豎立的權威,從未有人敢說出口過。
但他們,畢竟是被孟子罵作“無父無君”的墨者啊!在秦朝體制內部,最該想明白這件事的,除了墨家,還能有誰?
短暫的沉寂后,一個許多年前,被前任巨子“唐夫子”從邯鄲廢墟里救下的孤兒趙尹,大著膽子問道:“敢問適林,這當今之大害,該如何除之?”
適林的回答,再次驚起一層浪。
“當誅之!”
“啊!”
縱然有所準備,四人亦不由后退了幾步,有人立刻趴在窗戶邊,心虛地看看外面,生怕被偷聽,那他們就死定了。亦有人貼著墻,不知這時候該不該開溜……
秦律,聽到謀反之言不報官,是要株連的!
但適林卻咄咄逼人,繼續說著這些每個字,都足夠他五馬分尸,三族夷滅的大逆不道之言!
“曾經有儒生質問子墨子,昔者禹征有苗,湯伐桀,武王伐紂,此皆立為圣王,是何故也?”
“子墨子說,這不叫‘攻’,而叫做‘誅’!”
“儒生認為,誅是上罰下,以下犯上則叫做弒。但吾等墨者不然,只要是懲暴罰不義,便是誅!”
墨家的誅,與等級高低無關,而是正義對不正義的懲罰。
低賤的黔首刑徒,面對諸侯將相的苛暴,奮而誅之,亦是正義!
也難怪,同樣贊同“誅一夫”的孟子,一定要和墨家的誅暴撇開關系,罵他們:“無父無君,是禽獸也。”
在墨子死后,墨家分裂,各個派別教義有所偏斜,其中就有一派“俠墨”,他們布衣粗食,扶危濟困,誅殺酷吏,消滅暴政,希望兼愛的光芒,能夠普照苦難的大眾。
但理所當然,這一派受到了諸侯的打壓,亦遭到墨家其余派別抨擊,很快就消亡了。
然而,今日,誅暴的大旗,卻被一個秦墨的年輕弟子再度扛起:
適林目光無懼,走向四人,振振有詞:
“作為君主,哪怕他是皇帝,如果施暴政,且不知悔改,屢勸不聽,理所當然,就要被人人得而誅之!此乃為天下除害之事!”
“不!”
第一個發聲拒絕的,竟是跛腳的楊毅。
他雙手死死堵著自己的耳朵,不斷搖頭。
“我雖是墨者,但亦是關中秦人,不是那些整天想著六國刺客,我不會反秦,不會傾覆父母之邦!”
“我會戳破耳膜,咬斷舌頭,就當什么都沒聽見,亦不會告發汝等!”
說著,他便要拔腿離開磨坊,誰料剛開門,就撞上了一人!
……
門外突然出現人影,除了適林外,磨坊內眾人大驚,以為自己的話被人偷聽。
但門口那人卻舉起手中的明火,在臉前晃了晃,接著將其扔到地上,踩滅。
眾人已看清了他的面容,楊毅最為驚訝。
“唐……唐先生。”
來者正是許多年前,和程商一起在陽城墻頭,與黑夫有過一段對話的唐鐸,但不像程商成了黑夫好友,唐鐸做了公子扶蘇門客,如今在少府供職,乃秦墨的二把手,亦是少壯派的靈魂人物。
“毅,你錯了,大錯特錯!”
唐鐸步入磨坊,將楊毅逼退。
“子墨子說過,視人之國,若視己國;視人之家,若視己家;視人之身,若視己身。這就是墨家的兼相愛、交相利。”
“別說現在天下一統,諸侯并為一家,就算過去還分裂時,只要入了墨門,便不分國別,吾等只剩下一個身份:墨者!”
楊毅步步后退,嘴上卻仍辯道:“墨,亦是秦墨,西方之墨!”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孟州市|
习水县|
海丰县|
措勤县|
合川市|
连南|
方正县|
莱州市|
东明县|
夏津县|
日照市|
河源市|
通山县|
丰镇市|
朝阳区|
镇坪县|
鹤庆县|
高邑县|
子长县|
金门县|
太仓市|
元阳县|
沙河市|
苍梧县|
五大连池市|
冷水江市|
密山市|
吴忠市|
保靖县|
手游|
朔州市|
钦州市|
左贡县|
横峰县|
榆社县|
伊金霍洛旗|
荔浦县|
皮山县|
山东|
济源市|
贺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