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5章 嘗麥-《秦吏》
第(2/3)頁
“古有后稷作史,它谷不書,至於麥禾不成則書之,以此見圣人於五谷,最重麥與禾也。今關中俗不好種麥,是歲失皇天后土之所重,而損生民之具也。今攝政詔治粟內史,使關中民益種宿麥,令毋后時。”
為了鼓勵民間種麥,本來是米飯黨的黑夫,甚至將麥面制成的食物搬進了咸陽宮的官服食堂,自己和九卿大夫們每天饅頭就小米粥,心里胃里愁苦,臉上卻得表現得欣喜萬分,贊不絕口。
結果讓人哭笑不得的是,太醫令夏無且,卻極力勸阻這點,還告訴黑夫:
“此劇毒也,攝政以身試毒,是欲棄天下于不顧么!?”
黑夫:???
……
被如此告誡,黑夫當時是黑人問號臉的。
夏無且卻振振有詞:“宿麥秋種夏熟,受四時氣足,自然兼有寒溫,粒熱麩冷宜其然也。故宿麥湯用,不許皮坼,云坼則溫,明面不能消熱止煩之,更有丹石之毒也!”
意思是,要用完整的小麥用水煮熟之后連湯帶水一并食用,也即粒食,不能加工成面粉。否則就會中毒“病狂”,乃至死亡!
這說法明顯可笑,黑夫后世沒聽說過吃饅頭和面包,會毒死人的。
也不是老夏愚蠢,哪怕再過幾百年,到了唐朝,長安人天天嗑胡餅的年代,藥王孫思邈竟還覺得麥子有毒,嚇得好多人棄面食粟。
黑夫不得不搞一場學術運動,讓陳無咎以學生反老師,寫了許多通俗易懂的文章駁辯辟謠。
因為愚夫對“麥子有毒”的認識根深蒂固,他甚至不得以謠傳謠:“食面食再喝面湯,可解微毒。”
于是就有了“原湯化原食”的風俗……
一邊與積重難返的風俗做斗爭,黑夫還向沒有麥種的貧民免費放種子,令農家大力鉆研增加麥子畝產的技藝。
農家人種地還是厲害的,他們想到,在播前用酢漿和蠶矢浸種,可以使麥種在播種前就預先吸收到相當水分,蠶矢也吸足水分,趁露水最多的時候一同下到地里,麥種就能得到芽所需的水分了。
“至春凍解,復鋤之,到榆莢時,注雨止,候土白背復鋤,如此則收必倍。”
在精進耕作之術后,到五六月麥熟時節,鄭國渠邊的公家麥田多得豐收,產量高于上等田中粟的產量,是中等田粟產量的兩倍,下等田粟產量的近四倍,更遠遠高于豆。
靠著治粟內史執行的,強行收購余糧的政策,原本已經見底的咸陽倉稟,再度裝得滿滿當當。
叫人哭笑不得的一幕出現了,關中農夫在賣粟時不情不愿,眼下賣麥子給官府,卻個個爭先恐后。
好家伙,他們還是寧食粟而不食面,黑夫以身作則堅持了大半年的面食,算是白吃了……
嘴和胃,果然是人身上最保守的器官,再加上思想僵化,寥寥數年,壓根沒法改變。
“刁民,都是刁民!”南方人黑夫得知此事,只好一邊偷偷吃著白米飯一邊痛罵。
但眼下也沒其他辦法了,麥子或磨面,或碾碎,6續裝船東運,一如許多年前的“泛舟之役”一般,被絡繹不絕的糧船運至陜縣茅津,再上岸用洛陽師史家的上千乘車裝載,運往嗷嗷待哺的東方。
但此番麥子東運,幺蛾子一樣不小。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阜城县|
光泽县|
冕宁县|
清原|
鄄城县|
清远市|
阳信县|
白玉县|
苍溪县|
彭水|
石柱|
广安市|
清水县|
乐亭县|
日照市|
伊通|
乌苏市|
嘉义市|
岗巴县|
疏勒县|
丁青县|
泰兴市|
讷河市|
靖西县|
沾益县|
长沙市|
林西县|
景宁|
舞阳县|
彭泽县|
喀什市|
五大连池市|
栖霞市|
顺平县|
栖霞市|
凤庆县|
凌海市|
陇川县|
博白县|
海宁市|
通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