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當今陛下,年事已高。 但如今還未立太子人選。 這就導致朝野分為好幾個派系。 有以大皇子,三皇子,五皇子馬首是瞻的犬儒鴿派。 也有以二皇子,七皇子,八皇子唯命是從的軍界鷹派。 四皇子,六皇子,九皇子則是另辟蹊徑,與武盟關(guān)系密切不說,還都是方人王入門弟子。 可以說,各有各的支持者。 只要陛下一日不立太子,各派系自然對那張龍椅虎視眈眈。 這些年來,三個黨派都有朝著楚歌拋出橄欖枝的行為。 只可惜,楚歌對待這群皇子的態(tài)度一視同仁。 沒有加入任何派系,也沒有表明立場。 他一直都知道,他的職責是保衛(wèi)邊境,不受外敵侵犯。 至于龍椅上坐的是誰,其實對于常年征戰(zhàn)在外的他來說,并沒有區(qū)別。 然而,他若只是那個空有虛名的鎮(zhèn)國大將軍也就算了。 可如今,他已封王,成為了王族中的一員。 于皇家會議之中,更有投票的權(quán)利。 那么他支持那個派系,就尤為重要了。 這也是楚歌頭疼的事情之一。 古往今來,皇位的爭奪何其慘烈。 同室操戈,幾乎每個朝代都會上演。 因內(nèi)斗而覆滅的皇朝,又何止一個兩個? 上位者為權(quán)爭奪,拼個你死我活,到頭來苦得不也是一方百姓。 以及那些莫名其妙上了戰(zhàn)場,死在自己國人手上的士兵。 故此,楚歌在這一點上,倒是與齊武夫相同的立場。 只求不要發(fā)生大規(guī)模內(nèi)斗,隨便你們這些皇子去折騰。 但誰要是敢動兵禍國殃民。 那就別怪老子不留情,打得你喊你爸來都沒用! 正當楚歌想著這些的時候。 燕青青忽然問道:“閣主,打算什么時候入京?” 楚歌回過神,樂道:“你這丫頭,不是想問我什么時候入京,是想問我到底什么態(tài)度,對吧?”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