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自從上了小學之后,小櫻桃好像忽然之間就“從良”了,變成了袁瓊他們一直期待的那種乖孩子。 比如他們去接她放學的時候,看到有小朋友不小心摔倒在地上,她甚至不需要提醒就會主動去扶起小伙伴。 如果包里有糖的話,她還會送給對方一顆。 再比如偶爾看到有小朋友踢的皮球踢到自己這邊,她也會主動給他們送回去。 有小朋友來家里玩,她也不再獨占自己的玩具不分享給對方。 每每看到這一幕,袁瓊他們心里都很欣慰。 他們忍不住想,果然之前的擔憂都是多余的,孩子長大了就好了。 然而事實卻是—— 小櫻桃的確是長大了,但好沒好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她表現的像一個正常孩子一樣對別人的遭遇適時報以同情并且施以援手,這并不是因為她同情心泛濫,而是因為她知道外公外婆他們喜歡看到她這樣做。 盡管她不懂那些陌生人是死是活跟她有什么關系,但既然他們希望她出手相助,那她就會那樣做。 她不覺得自己的思維有什么問題。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她有選擇要不要幫助別人的權利。 四舅舅告訴她,漠視是不道德的,她反問,“那犯法嗎?” 然后四舅舅就一臉吃屎的表情離開了。 她不是故意懟他,她是真的不懂。 后來隨著年齡漸漸增長,小櫻桃慢慢發現其實不止是她一個人跟大多數人不同。 這個世界上有那么多的人,每個人的心中都有獨屬于自己的一把標尺,有些人的標尺只有道德,有些人的標尺既有道德又有法律。 而她,僅有法律。 她可以在家人面前為了讓他們安心而裝出一副道德感爆棚的模樣,盡管“同情心”那種東西早就在她還泡在羊水里的時候就從未出現過。 小櫻桃一直以為自己會這樣冷心冷肺的過一輩子了,結果在她17歲那年,遇到了一個男孩子。 那是她第一次,不是為了讓家人感到欣慰,而是發自內心的想要拯救一個人。 他有一個很溫柔的名字,叫沈斯。 斯文的斯。 * 那時小櫻桃在讀高二。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