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在二戰時期,洛馬公司大概生產了兩萬架戰機,當然那時候洛馬公司還不叫洛馬公司,而叫洛克希德公司,它早在一九一二年就成立了。 二戰時期,洛克希德公司設計生產了著名的p-38“閃電”戰斗機和b-17“空中堡壘”轟炸機等著名的飛機,為二戰勝利也做出了極大的貢獻。 不過那時候洛克希德公司,還不是最牛的飛機制造商,因為在二戰期間,僅僅是米立堅的飛機產量就達到了三十萬架,洛克希德公司只占十五分之一。 要知道那時候的飛機制造商,還有很多比洛克希德更大的,比如說得國的梅塞施密特, bf 109這一款戰斗機就生產了三萬五千架。 共和飛機公司的p-47“雷電“戰斗機,共生產了一萬五千多架! 所以在那個時期,各大軍事強國的飛機制造商,都是忙得不可開交,甚至連很多婦女都加入了飛機制造的大軍當中,可見當時飛機的產量有多大,飛機制造工廠有多繁忙。 所以當時洛克希德公司的總工程師,三十三歲的凱利約翰遜,也只能抽調出二十幾名設計師和三十名工程師,創建了臭鼬工廠。 而到了新世紀,臭鼬工廠的人數,已經達到了四萬五千人,占整個洛馬公司的三分之一。 六一一所和誠飛公司合起來,也不到兩萬人,而且產品也僅有殲七戰斗機和殲十戰斗機,現在是遠遠無法臭鼬工廠相比,更不要說和整個洛馬公司相比的。 即便是整個中航工業,現在的銷售收入,也遠遠無法和洛馬公司相比。 而且不只是規模,洛馬公司的臭鼬工廠,創造的奇跡,設計研制的飛機,真是數不勝數,每一個都是超級強大的產品。 比如說米立堅第一款噴氣式原型機xp-80,當時臭鼬工廠在約翰遜的領導下,僅用了一百五十天不到,就完成了設計研制工作。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