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先生請說明一下原因。”秦翼說道。 戲志才點點頭,道:“張濟無子,發(fā)妻也早亡,他在長安只有幾個妾室。他的從子張繡,已隨他來關東。因此,他在長安無牽無掛。再者,張濟在董卓軍中的地位并不高,他的兵馬也不多,即便回去,他也爭不過牛輔、郭汜、李榷等人。他如今已經是一州刺史了,與其去長安徒勞無功,還不如守好已得之地。” “先生說的有道理。”秦翼點了點頭,“那呂布為何不會回長安?” 戲志才道:“呂布此人是見利忘義之徒,做人而不顧及道德。他雖為董卓義子,然則董卓跟他并無父子之情。董卓若死,呂布根本不會為之所動。呂布的并州軍獨成一系,廣受西涼軍各部排擠。以往,他仗著是董卓義子的身份,還能與西涼軍的將領相抗衡,若董卓一死,他失了依仗。若他帶兵回長安,不但爭不到一絲利益,恐怕還會被西涼軍各部爭相吞并。我若是呂布,絕不會回長安。” “可是,呂布的家眷如今也在長安啊!”徐晃說道。 戲志才道:“呂布并無子嗣,只有一個女兒。以他的為人,絕不會顧及家眷。他才三十來歲,沒了妻女,還可以再娶妻生子。再者,呂布在長安還留有部將和兩千余兵力。這些人,自然會護送他的家眷離開長安。” “先生,呂布若不回長安,他會去何處呢?”趙云問道。 戲志才道:“呂布有很多選擇,他可以投奔張濟,也可以向鄴城朝廷投降,或者是投奔曹孟德。另外,他還可以帶兵攻下河內郡自立。” “那先生以為,呂布最有可能選哪條路?”秦翼問道。 “某認為,他最有可能會投奔張濟。”戲志才說道,“理由有二,第一,張濟為人和善,與西涼軍各部將領和呂布都沒有矛盾。呂布乃是大將之才,張濟必然會收留他,且器重于他;第二,呂布若攻下河內郡,無論是鄴城朝廷,還是長安朝廷,都不會給他官職。” “這倒也是。”秦翼點了點頭:“呂布若攻打河內郡,于鄴城朝廷來說,他是進犯之敵。于長安朝廷來說,他是董卓軍的反叛。這兩方都絕對不會給他官職的。如此一來,他就成了孤魂野鬼。” 徐晃沉思片刻,道:“如此說來,我軍不需要做什么啊,靜等著看戲就好了。” 戲志才搖搖頭,道:“某方才所說的,只是猜測。倘若某猜測有誤,我軍還是面臨威脅。一則,董越和楊定有可能會死攻襄陵;二則,呂布也有可能會行下策,攻打河內郡。” 秦翼微微一笑:“即便如此,我們也不怕。只要牛輔撤走了,剩下董越、楊定和呂布,就都翻不起風浪了。我們足以應付。”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