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趙桓這種不按套路出牌的行為不僅把議和派的抽暈了,就連主戰派的李綱和李若冰等人也暈。 但是李若冰的反應極快,趁著紫宸殿中那些議和派的慫蛋們還處于懵逼狀態,李若冰趕忙躬身拜道:“官家圣明!” 李若冰一表態,主戰派的李綱和何灌等人也反應了過來,接著便一起躬身拜道:“官家圣明!” 張邦昌左右瞧了一眼,正在琢磨著該附議還是該反對,少宰之一的吳敏卻站了出來,高聲道:“臣反對!” “官家有掌心雷與熱氣球等諸般神器卻引而不發,直到金兵兵臨城下之時才勿忙趕制,彼時李少宰之言并無錯處,此其一也。“ 吳敏向著珠簾后的孟太后拜了一拜,又接著奏道:“上皇乃是官家生父,如今上皇要放出李少宰,太后卻說官家留下詔書要誅殺李少宰,此舉將置上皇與官家父子之情于何地?此其二也。” “是不是還有其三,官家大軍未發之前沒有明詔,如今哀家卻拿出了這樣一份詔書。” 吳敏的話還沒有說完,珠簾后的孟太后便直接將矛頭對準了吳敏:“吳少宰莫不是以為哀家矯詔行事?” “臣不敢!” 孟太后以勢相壓,吳敏不得已而躬身認錯,但是語氣中又哪兒有半分認錯的意思:“臣自然不敢懷疑太后。 只是,如今上皇要放人,官家卻要殺人,兩道旨意完全相反,臣以為還是等官家和上皇都回到汴京之后再議為上。” “哎。” 孟太后微不可聞的嘆了一聲,心中忍不住想起了趙桓在出發之前對自己說的一番話。 “朝堂之上,多數都是靠不住的,因為這天下無論是侄兒或是上皇亦或是遼國、金國的皇帝來坐,都需要他們來治天下,所以他們有恃無恐。 侄兒在京城時倒是可以強壓他們一頭,如今侄兒帶兵親征太原,只怕上皇那邊不會甘心,朝堂之上也該有許多對侄兒心有不滿之人跳出來了。 不過,他們愿意在這個時候跳也正合了侄兒的心意,侄兒也正好借著這個機會看清楚一些,早發現就早處理,省得以后養成禍患。” 孟太后記得很清楚,當時官家臉上那種不耐煩的嘲諷還有嘴角的譏笑究竟有多么令人膽寒! 也正是因為如此,所以孟太后現在已經開始懷疑,懷疑朝堂上的這些人到底能有多蠢—— 依著上皇那個見小利而忘義,好大事而惜身,又極易知難而退的性子來看,只要官家強硬一些,上皇就只可能是上皇,縱然心有不甘,也不會再掀起什么風浪。 這是趙家皇帝一以貫之的毛病,改不掉的。 到那個時候,現在在朝堂上跳出來支持上皇的這些人,又該如何面對當今官家? 如果官家在太原兵敗倒也罷了,如果官家在太原接著大勝,甚至于只是個平手,今天在朝堂上跳出來的這些人,就沒一個能討得了好兒去的! 可是要說官家有可能在太原城下大敗,孟太后第一個就不相信——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