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唐元期曾經說過,殺雞儆猴不一定能嚇得住猴,但是殺猴儆猴就一定比殺雞更能嚇住猴兒。 比如代代割地賠款的螨清一十二帝,就因為人家敢殺敢砍,拿著那些犬儒不當回事兒,所以人家有哪個不是明君圣主? 戶部右曹員外郎莊成益曾因多次勸說史莊庸早日宣讀告示,以致于史莊庸后來都不再帶著他一起參加宴飲。 但是此時此刻,望著刑場上死不瞑目的兩顆人頭,尤其是史莊庸的人頭眨眼睛的那一刻,莊成益心底就只剩下的無盡的慶幸,慶幸當初自己沒有跟史莊庸攪和在一起,要不然多半也會和史莊庸落得一樣的下場。 高臺上,趙桓厭惡的瞧了兩顆人頭一眼,然后又站起身來,高聲道:“朕乃大宋官家趙桓! 朕派人來重造魚鱗冊與黃冊,可不是為了收大家伙兒的稅,而是朕想知道,到底還有多少百姓沒有土地!因為,朕收回了燕云十六州,那么多的土地,總得有人去種才是!” 瞧了瞧臺下神情各異的百姓,趙桓深吸了一口氣,又接著說道:“愿意去的,給地!給牛!給農具!給種子!給錢!不愿意去的,不強求!” …… 有了胡文山和史莊庸的例子在前,尤其是某些士紳直接被全家發配奉圣州之后,接下來的事情就變得順利無比,重新調過來的御史不僅在城中反復宣讀了重造魚鱗黃冊的告示,還讓熟悉當地情況的衙役們帶著,跟莊成益一起深入到每一個村子里面去宣讀告示,統計田畝和丁口數。 直到這個時候,趙桓才徹底的認識到自己當初想著不管民間土地兼并的想法到底有多可笑,也徹底認識到大宋的田制究竟有多混亂——或者說,大宋根本就沒有田制! “勢官富姓,占田無限,兼并偽冒,習已成俗”、“人戶交易田土,投買契書,及爭訟界至,無日無之”、“千年田換八百主”、“貧富無定勢,田宅無定主”、“人家田產,只五六年間,便自不同,富者貧,貧者富。” 基本上就是有錢有勢就能隨便兼并土地,朝廷根本就不會過問。而更讓趙桓感覺服氣的是隨意買賣土地不止體現在民間,甚至連大宋的朝廷也是這么玩的: “朝廷拓地,譬如私家買田,倘無所獲,徒費錢本,得之何益?”、“田之未墾者,募民墾之,歲登所取,其數如民間主客之例。” 沒錯,朝廷開荒要好處,得跟民間地主收佃戶的租子一樣收租,要不然朝堂上的大佬們就會因為沒有好處而反對。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