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敲打完李陽煥,李常杰坐回到帥椅上,沉聲道:“兵法有云,哀兵必勝,驕兵必敗。 如今宋軍挾廉、欽、邕三州被屠之恨,其勢不可力敵,唯有引宋軍深入我大越境內(nèi),棄七源城以驕其之志,誘敵至富良江時再半渡而擊,如此,方是破敵之道?!? 說完之后,李常杰又揮手令包括李陽煥之內(nèi)的帳中諸將都退去,單獨留下了徐百祥。 “本帥很頭疼?!? 李常杰揉著額頭道:“如今陛下年邁,諸將各有各的心思,卻不知先生可有所教我?” 被李常杰這么一問,徐百祥頓時就懵住了——咱們倆個很熟?你跟我研究這種會掉腦袋的問題,是不是有點兒交淺言深了? “先生不要誤會。本帥絕無謀逆之意。” 李常杰低聲道:“只是先生方才也看到了,李陽煥其心不小,如今又正趕上宋國小皇帝南侵,稍有不慎,只怕我大越便會社稷動蕩,生靈涂炭。現(xiàn)在本帥心亂如麻,惟愿先生能指點一二?” “大帥過謙了?!? 徐百祥趕忙躬身道:“大帥之智,遠非學(xué)生可比。” 謙虛了幾句之后,徐百祥眼珠子一轉(zhuǎn),低聲道:“若要退卻宋兵,學(xué)生倒是有一計?!? “既然宋國小皇帝打著為百姓復(fù)仇的名義侵我大越,大帥何不令廉、欽兩地百姓列于陣前?” “若宋國小皇帝顧忌百姓死活,大帥到時或遣一上將沖陣,或使探子混入其中,再破宋軍,便易如反掌?!? “若宋國小皇帝不顧百姓死活……” 李常杰嗯了一聲,卻又憂心忡忡的問道:“若那宋國小皇帝不顧百姓死活,依先生之見,我大越將士可能敵得過宋軍?” 徐百祥道:“若是大帥想聽假話,那學(xué)生自然要說我大越將士神威無敵,宋兵必然一觸即潰。若大帥想要聽真話,那學(xué)生也只能說,宋軍乃是哀兵,其勢難當(dāng)。” 說完之后,徐百祥又輕輕搖了搖手中的羽扇,笑道:“不過,縱然我軍大敗也無妨。失了吊民伐罪的大義,那小皇帝還有什么臉面統(tǒng)率十萬大軍?到時宋軍軍心動搖,而我大越將士卻可倚之富良江以逸待勞,到時鹿死誰手,只怕尚未可知?!?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