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干掉真臘并不難。 這是趙桓在聽到徐百祥和洪真跑到真臘之后的第一反應。反正上輩子就沒少干屠城滅國的事兒,這輩子再干一遍也沒什么心理壓力。 但是想要干掉真臘,國庫和后勤方面會很難—— 越是接近現代化的軍隊,對于后勤的要求就越高。 比如火炮,比如炮彈,比如熱氣球,比如猛火油,又比如箭矢和刀槍。 這些軍械和火器的制造條件要求很高,像趙桓上一次去太原的時候那樣邊走邊造,不計成本也不管質量,能應急能湊合著用就行的應急模式,因為代價太大風險太高等諸多原因,其實只適用于臨近國家即將滅亡的危難時刻。 實際上,就連那種應急模式,也是趙桓被逼到狗急跳墻才玩出來的—— 不救太原,太原必失,太原一失,汴京就再無屏障,再加上還有趙吉翔那些沙雕在后面拖后腿,到時候金兵想南下就南下,趙桓也不用干別的了,天天光琢磨著帶兵死磕金兵算了。 為了把金兵打痛好徹底騰出手來給大宋續命,趙桓那一戰不光是打光了趙吉翔藏在封樁庫的一千萬錢,就連民間百姓主動捐獻助餉的錢和后來在析津府、大同等到搶來的錢也都花了個一干二凈,趙桓甚至命人偷偷摸摸的印了五萬貫交鈔應急,后來還是收了靖康元年的賦稅才把窟窿填上。 如今為了徹底收復交趾,已經把靖康元年剩下的賦稅和靖康二年的春稅都花了個七七八八,如果再趁機干掉真臘,估計連靖康二年的秋稅也剩不下。 更重要的是,真臘跟大宋的關系勉強還過得去,吳哥王朝的國王蘇耶跋摩二世雖然也是個好戰成性的貨色,但是這沙雕明顯比李乾德、李乾順之流更有逼數,不僅不會主動招惹大宋,還年年遣使朝貢。 也不知道以前弱成雞的大送有什么好朝好貢的。 然而就在趙桓琢磨著是趁機干掉真臘還是另想他法的時候,楊再興卻躬身道:“要不然,末將帶人去一趟真臘?如果真臘國主愿意交出洪真和徐百祥也就算了,如果他不愿意,末將干脆宰了他算逑。” 說完之后,楊再興又低聲對旁邊的蕭諾言道:“不是說有個姓王的就這么干過?”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