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攻下安市城!” 號角聲在安市城外回蕩,唐軍對成為孤城的安市城發(fā)起強攻,上百臺投石機輪流轟擊安市城的城墻,霹靂般的聲音呼嘯,石塊不斷轟擊城墻上的木制建筑! 城樓的房檐被高速的石塊擊崩一角,碎石飛濺! 城頭的守軍下意識地合上眼睛,投石機帶來的壓迫感令人恐懼。 城墻外層包裹的城磚被砸碎,露出里面的夯土層。 高句麗的城池與中原沒有多大的區(qū)別,對唐軍而言再熟悉不過。 巨大的弩炮被唐軍推出來,赤著肩膀的大力士合力轉動絞車,一根根一米長的巨弩射出,摧毀樓櫓! 數(shù)根巨弩沒入城墻的土層之中,砂土掉落。 兩種遠程攻城器械發(fā)威,而大量的攻城塔、云梯車、木幔、鉤車、轒輼、沖撞車、飛梯等攻城器械也已經(jīng)準備就緒。 唐軍的投石機從早上一直拋射到正午,拉動投石車繩索的士兵大汗淋漓。 唐軍主力和漢軍不急不緩地吃了一頓飽飯,在大破高句麗援軍以后,攻城的主動權掌握在他們手中。他們想什么時候攻城就什么時候攻城。 唐軍經(jīng)過一個月的準備,在國戰(zhàn)開始的第三十天,當四座高聳的土山建成以后,終于開始強攻。 四座土山高二十余米,各駐扎一隊唐軍的神射手和床弩,居高臨下,鳥瞰安市城。安市城守軍的虛實和調動被唐軍掌握。 楚天的漢軍第二軍團也在進攻序列之中。 看到唐軍的投石機和弩炮,楚天都頭皮發(fā)麻,要是夏城被這么一頓轟擊,估計很快就會軍心動搖。 對方的守將楊萬春似乎有守城的加成,安市城守軍還沒有崩潰的趨勢。 花木蘭腰間系著一把唐刀,目前擔任楚天的護衛(wèi)。 她終于放棄了令楚天都有些害怕的丈八馬槊,這種兵器并不適合在下馬以后使用。 投石機和弩炮已經(jīng)轟擊了三天,安市城的城樓和箭塔幾乎被大型攻城器械摧毀,為唐軍強攻清除障礙。 咚咚咚—— 低沉的鼓聲像是來自遠方,在安市城下列陣的唐軍蓄勢待發(fā)。 唐太宗李世民坐在行轅內,身邊跟著長孫無忌、尉遲敬德等人,親自觀戰(zhàn)。 土山上的箭塔開始朝著城墻射擊,唐軍攻城方陣擁著沖撞車、攻城塔開始進攻! 投石車和弩炮仍然在怒吼,加劇戰(zhàn)場上緊張的氛圍。 【零零看書00kxs】不斷有高句麗或者高麗守軍陣亡。 木幔和重步兵的盾牌擋住箭雨,掩護弓弩手和攻城器械仰攻安市城。 “放箭!” 安市城守軍萬箭齊發(fā),漫天的箭雨覆蓋唐軍! 一支箭射中唐軍將領的鐵頭盔,摩擦出星碎的火花,然后被彈開! 唐軍將領因為鐵頭盔的防御沒有被流矢射殺,不過利箭擊中頭盔產(chǎn)生的沖擊力令其耳鳴。 木幔的木板上插滿了箭矢,一隊弓箭手躲在后方,當逐漸靠近射程以后,從木幔車后方轉身而出,朝著城墻上拋射箭雨。 雙方互相傾瀉箭雨,此時土山上的唐軍弓箭手發(fā)威,安市城守軍面臨著上下兩重箭雨的夾擊。 不少守軍要舉著木盾,擋住從頭上落下的箭雨。 “一定要摧毀這幾座土山!” 安市城城主令城內的投石機對土山進行轟擊。 高麗領主匆忙地指揮士兵操作投石機。 他們本以為三個月的防御時間稍縱即逝,但沒有想到僅僅一個月的時間,安市城便岌岌可危。 安市城的投石砸在土山上,石塊滾落! “守軍想要打掉我們的土山!” “讓他們砸。我們動用十萬人以及經(jīng)過嚴密計算堆積的土山,哪有那么容易被投石機摧毀。” 赳赳老秦負責保護四座土山,這是他的杰作。 十余米高的攻城塔靠近安市城,與土山互為犄角,唐軍弓箭手肆無忌憚地射箭,獵殺城墻上的守軍。 安市城守軍釋放火箭,試圖焚毀攻城塔。 唐軍提前為攻城塔蒙上牛皮,火箭沒有那么容易將其焚毀。 大量的唐軍弓弩手上前,壓制守軍,為沖撞車推進爭取時間。 “唐軍的沖撞車靠近城墻了!” “唐軍的轒輼即將抵達城墻下方!” “云梯車和飛梯隊已經(jīng)出動!”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