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舉頭三尺有神明-《承平伯夫人的客廳》
第(1/3)頁
一天一天的過去,承平伯夫人一天天的積累在家里的威望,及對余生的理解。
十六歲的女子稱得上花季,說“余生”未免可笑,可她是個未亡人,在她茫然往前的身影里第一個想法還是追隨承平伯在奈何橋上,每月幾回的祭祀及臨時發起的祭祀,伯夫人都會默默許愿,讓年邁的丈夫等候著她,不要太早的喝孟婆湯。
對她來說,此后的全算是余生。
關于孟婆湯、奈何橋等等的來歷,在后世看來都是民間傳說,可是在這樣的朝代,很多人深信不疑,傳播消息的主要渠道不外乎幾種,街頭巷尾的談論,這點不適合伯夫人;官府張貼的告示,管家們不管哪一個出門看過以后,就回來稟告,這上面沒有民間傳說;還有一種消息直通到內宅里,修行的尼姑、亂竄門的媒婆、賣花婆等等,從她們的嘴里可以聽到各種版本的民間傳說。
西昌劈下一道雷,六十歲婦人生下幼子,這是她常年做善事的福報;東臨的海浪打下來,孟婆把湯灑向整個村,從此整村做惡的就改正,忘記怎么作惡,只記得行善.....
只要你府上有錢,這些人就時常的來看看,賣些宅里沒有的時新鮮花,說些荒誕的鬼怪,騙些熱茶和點心。
承平伯夫人就這樣建立起她對奈何橋了解的完整體系,一部分由她的娘在世時說的故事而來,另外一大部分就由媒婆、賣花婆的嘴里而來。
有句話叫舉頭三尺有神明,承平伯夫人比最虔誠燒香的人還要相信。
虔誠燒香的人回家后,說不定還要當惡人,伯夫人嚴格恪守行善,除去堅信承平伯在橋上等她,還把家人們當成家里人對待,哪怕她還是忘記不了背叛的丫頭葵花,也還是認為怎樣對人,就怎樣被對待。
又有句話說人都有缺點,有幾個人無法被她原諒,比如嫂子丁氏,比如喬夫人。
每每聽到喬家大鬧,承平伯夫人就愈發虔誠的認為,舉頭三尺有神明;她也聽到丁氏的閑話,那位求子接近發瘋,嘴巴又不緊,野心也多少跟著暴露出來,承平伯夫人聽過只是冷笑,自己就算抱個乞丐的孩子,也不要丁氏生的。
丁氏愿意給哥哥買補藥就買吧,難道哥哥開店養著她,還不應該吃幾口補藥。
想到這里,過年隨時到眼前,承平伯夫人面帶猶豫,要不要給哥哥送點年貨.....還是不要了!
她斷然的再想,便宜丁氏還不憋屈死自己。
寧肯給狗也不給她吃。
隨口就是一句腹誹的話,承平伯夫人向著燈下繼續圈圈叉叉和象形字,把商會的脈絡一點點的理出來,今天理不完的,今天盡力就行,明天還可以再理。
她說不出來生命不止,生活不息這話,可是一天做不完所有的事情,這個她從會干活的時候就懂,有時候還拿這話敷衍催命鬼般的丁氏,故意拖拉她強壓的活計。
窗外的北風呼嘯若鬼哭,房里的人再多,寒氣也固執的侵襲著,丫頭們中有一個起身添炭火,下意識的往沙漏上看著,秦氏只顧做活沒看到,丫頭默默坐回繼續繡花。
直到承平伯夫人情不自禁輕打哈欠,或者她發覺鐘點太晚,笑吟吟道:“散了吧。”
晚上的這種聚會這就散開,秦氏和伯夫人作伴,家里就妻妾兩個主人,還像以前那樣住的太遠說話吃飯都不方便,秦氏扶著她的丫頭冬巧往對間去,她年老了,伯夫人不要她侍候,秦氏自己去睡也罷。
茶香茶花侍候承平伯夫人睡下來,今晚不是她們上夜,兩個丫頭又住在一個房里,結伴而回。
房里很暖,承平伯夫人不虧待她故去的丈夫,香案前每天都有新鮮的瓜果花朵和點燃的香,也不虧待自己和秦氏,一衣一食都很經心,也沒有虧待家人,整個正房院子有單獨的燒火婆子,夜深暖香薰的眼迷離,茶花倒下來就想進入夢鄉。
茶香喊她:“睡了嗎?”
“睡了。”
“睡了你還能回話?”茶香抿唇笑。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安县|
定州市|
富宁县|
绥化市|
铜陵市|
栖霞市|
无为县|
安达市|
松潘县|
南涧|
内黄县|
北安市|
白山市|
扎鲁特旗|
孟村|
新建县|
湘乡市|
长丰县|
甘德县|
湟中县|
平定县|
兴城市|
丰宁|
罗甸县|
景谷|
芦溪县|
富源县|
永清县|
阳山县|
松阳县|
苗栗市|
浮梁县|
德惠市|
柏乡县|
襄城县|
蓬莱市|
彭阳县|
洛阳市|
元江|
郓城县|
湟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