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蕭驚瀾的消息瞞得好緊,他們一路過來,都沒有聽到任何關于奉旨討伐北涼的事情,可是到了滁州,卻忽然之間人人皆知,還有這么大規模的慶祝活動。 還有那三萬蕭家軍,這十余天來一點跡象都沒有露,直到滁州城外,才給了他一個措手不及。 此時,滁州上到官吏下到百姓,都以為這些兵馬是奉了皇帝旨意前往京城受獎,他卻連解釋都不能說一句。 整個宴席,慕容毅都是繃著一張臉,雖然敬酒也喝,恭維也聽,可卻沒有一個好臉色。 但讓慕容毅更為惱火的是,滁州僅僅是個開始。 從滁州往后,幾乎每到一個大一些的州鎮,這種勞軍祝賀就會上演一次。 蕭驚瀾從滁州之后就沒有特意拉著慕容毅一起了,可是他們并肩作戰的名聲在滁州就已經傳了出去,后面就是蕭驚瀾不說,別人也會自動把他們歸在一起。 慕容毅一邊忍受著這些儀式慶賀,一邊再一次對蕭驚瀾有了新的認識。 這個男人果然不簡單,他這樣放出風去,幾乎半個西秦都知道,他是奉旨討伐,還立下大功歸來。 等到了安陵,就算皇帝明知根本不是這樣,可是這么大的功勞,百姓都在說他英明神武,哪怕是為了不自打嘴巴,他也不得不承認,的確是他乾綱獨斷,做出了讓蕭驚瀾討伐北涼的決定,也許順帶著還要承認,蕭驚瀾重新站立恢復健康,是天佑西秦。 牢籠在前,猛虎將入,可入之前,也要先將牢籠攪得天翻地覆。 縱然不能掙破,也要將那將那木質的牢籠,變成了個鋪金煥玉的安樂窩。 一路前行,終究是離京城越來越近,隨著天氣漸涼,又到了一座大城。 此時已經十月,但隨著往安陵的方向前行,溫度卻反而沒有燕云那么冷。 雖然氣溫也有些微涼,但只要在廊下放上兩盆炭火就足以驅寒,若是再煮上一壺酒,能夠對酒賞月,更是美事一樁。 “毅王真是好興致,居然想起來邀本王賞月。”蕭驚瀾把玩著酒杯淡笑說道。 其實,他心頭又何嘗對慕容毅沒有一絲欣賞,除了最開始的一兩州,慕容毅略有不愉之外,后面數州的歡迎儀式,慕容毅全都照單全收,而且不動聲色地把這場大勝歸結到皇帝調度有方,知人善用上。 若說一開始的時候,百姓對這場大勝的贊譽還主要集中在蕭家軍身上,那么這一路下來,皇家與蕭驚瀾軍已是各擅勝場,功勞可算是一半一半。 雖不能阻止蕭驚瀾帶兵入京,可這么快就將逆境轉為順境,將劣勢轉為優勢,也足見慕容絕不像有些人想的那樣,是個只會帶兵打仗的莽夫。 如果他們不是站在對立的立場上,也許真會成為朋友也說不定。 所以,今日慕容毅邀請,蕭驚瀾才沒有拒絕。 慕容毅為蕭驚瀾倒了一杯酒,淡聲道:“今日邀請秦王,只為表達佩服。” 蕭驚瀾挑了挑眉,沒說話。 他聽過的夸贊早已足夠多,此時哪怕夸贊來自對手,也并不足以讓他自驕。 “秦王其實一早就沒打算留在燕云吧?”慕容毅問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