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這也是為何軍紀如此重要的原因。 而騎兵,就是最好地打亂這種約束的兵種。 可想要達成這樣的效果,騎兵也必需具體一定的條件。 其中最重要的條件,就是沖鋒距離。 機動性是騎兵的生命,若是騎兵在沖鋒之前沒有足夠的空間給馬匹提速,進而導致騎兵進入知軍陣形的時候速度還沒有起來,那么這支騎兵入了步兵陣中之后,就只有一個結果:被人肉絞住,然后,像砍瓜切菜一樣被殺死。 要知道,騎兵都是穿鐵鎧的,不像布兵,時常會穿更為騎輕的皮鎧或者棉鎧。 騎兵一旦落馬,速度和靈敏度遠不如步兵,身上的鎧甲在保護他們的同時,也會成為拖死他們的罪魁禍首。 落馬的騎兵落入步兵陣中,十死無生。 正常來說,一支騎兵從裝配到能夠出戰,至少需要一個時辰以上的準備時間。 此時馬匹和人員都要臨時集結,保守估計,慕容毅至少要頂住蠻軍三個時辰以上的攻擊,并且要極力與身后的騎兵之間拉開距離,只有這樣,才能達到鳳無憂所說的效果。 這其中的種種關竅,指揮,臨陣機變……別說是現在的鳳無憂了,就是再給她個十年二十年,都未必能做得很好。 慕容毅帶人迎著蠻軍,死死抵住,可卻并不是死戰不退。 他非常有技巧地掌握著戰與退之間的距離,一面迎擊蠻軍,一面又讓蠻軍對他們的進攻像是打在一團棉花上:好像只要用力能就打到,可是臨到頭了,總是差著那么一點。 而在他們身后數里的地方,軍馬和士兵都已經集結起來。 江桐在集結的時候并沒有說要做什么,以至于,這些士兵在看到蕭驚瀾的一瞬,都有些怔愣。 大秦秦王,蕭家軍小無帥。 只要是西秦人,有誰沒有聽說過,有誰沒有想往過? 這可是他們西秦的保護神,是他們最最敬仰的人。 也因此,后來蕭驚瀾的叛國,也就更讓他們不能理解。 他們都恨過,怨過,也都想著再也不會把蕭家軍當成他們心頭的敬仰。 但此時看到蕭驚瀾,他們的反應,卻都是沉默。 當江桐說他們接下來要聽從蕭驚瀾的指揮時,他們的沉默就更加嚴重了。 他們都知道蕭驚瀾之前救了他們,情急的時候,他們也的確都聽了蕭驚瀾的命令。 但,那不是緊急情況嗎? 如今突然之間,忽然告訴他們,要讓他們聽命于西秦的一個叛將,他們的心里,都有些轉不過彎來。 蕭驚瀾看著他們,提馬在軍前橫走了一圈。 眾士兵都看著他,等著他說些什么。 這個從西秦叛出去的王爺,而對著他們的期待,總有些要說的話。 蕭驚瀾也的確說了。 他看著這些人,淡然說道:“從此刻起,本皇便是你們的主將。 蕭家軍的規矩想來你們都聽說過,只有八個字……”他環顧眾人,冷聲說道:“軍令如山,違令者斬。” 眾士兵齊齊一震,驚愕看向蕭驚瀾。 有些人的面上已經露出不憤的神情。 蕭驚瀾已經叛出西秦,有什么資格說這樣的話? 方要開口說些什么,蕭驚瀾忽地拔出了腰間長劍,凌空一揮。 唰地一聲,不遠處的一截木樁應聲而斷。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