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驛站里的好處-《唐土萬里》
第(2/3)頁
“郎君不知,我這驛站附近有大片的牧田,種植苜蓿等物,這驛廄里的馬匹都是精挑細選的好馬。”
大唐的驛站規模遠超歷代,有驛樓、驛廄、驛廳、驛庫等,像是白驛長這處驛站,是陸驛里規模最大的那等,已經近乎座小城了,驛廳有好幾個,儲存魚肉酒食的驛庫也有好幾個,還有池沼林木。
“白驛長擅長養馬?”
沈光很快便從白驛長的話里意識到,這位擔任驛長的本地豪強,似乎是養馬的大戶,要知道安西四鎮雖說人人皆備馬匹,可是馬匹來源仍舊以從葛邏祿、回紇和突騎施等部采買為主。
高仙芝有自家的馬場,雖說養的都是好馬,但是數量不多,全是配給他身邊的親衛牙兵,而且如今安西四鎮里漢兵以步卒為主,真正的騎兵也就幾千人罷了,雖說唐軍作戰的編制里步騎混編,步卒本就是主力,可是在沈光看來,安西這邊那么多適合養馬的地方,不好生經營馬場實在是可惜了。
只不過都護府里那些擅長養馬的官吏,都護府可寶貝著,他就是想挖也沒法挖,這事情就連封常清都幫不了他。
“那是自然,咱家世代牧馬為生,以前還是給大王養馬的的。”
白驛長說道,他雖然用的是龜茲王姓,可并非白氏王族,而是因為他祖上曾給龜茲王養馬有功才得了賜姓,而那時候龜茲國還是西域霸主,常征伐四周的小國,最后成了安西的大國。
“大唐在咱龜茲鎮設了都護府,這日子太平了,大王自不需要咱們養那么多馬。”
白驛長他曾祖那會而還在延城給白氏養馬,但后來安西都護府遷到龜茲鎮,都護府直管龜茲各地,他們便離開延城,成了這兒的大戶。
“白驛長,不知你家中可有擅長養馬的子弟?”
火燒城那邊,也有適合放牧的大片牧場,沈光向來不喜歡受制于人,在他看來養馬,還有培育戰馬這種事是勢在必行,而且越早越好,安史之亂只剩八年,這八年里他能積蓄多少實力,關系著他日后能否保下整個安西,以應對大食和吐蕃。
“郎君這是……”
白驛長心忍不住砰砰跳了起來,他似乎覺得自家時來運轉了,雖說這驛長也風光得很,可若是自家子弟能跟著沈郎君這等貴人,那必定是前程遠大。
“某要在火燒城那邊建馬場,正缺擅長養馬的人才,若是白驛長愿意,某愿意花重金聘請……”
“郎君哪里話,能為郎君效力,是我那幾個不成器兒子的幸事。”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济源市|
衡水市|
保康县|
怀仁县|
金堂县|
平武县|
宜州市|
甘洛县|
景谷|
宜兰市|
中宁县|
凌云县|
合江县|
安吉县|
万荣县|
家居|
高雄市|
广南县|
淮滨县|
乌兰察布市|
佳木斯市|
酒泉市|
舒兰市|
榆社县|
浮山县|
新野县|
太湖县|
绥阳县|
崇左市|
永新县|
建德市|
阳西县|
天津市|
南丰县|
文安县|
京山县|
横峰县|
东乡族自治县|
铜陵市|
东山县|
江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