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第一百七十七章-《唐土萬里》
第(2/3)頁
“都督言重了,某不過是做了些分內(nèi)事罷了,更何況回紇狡詐,欺凌突厥遺民,我大唐身為天朝上國,豈有坐視不救的道理。”
聽到沈光的話語,阿史那真沉默著,他聽出了沈光和李守忠對話間的隱義,似乎他這趟歸降,并不是那么單純和簡單。
于是阿史那真決定少說多聽,觥籌交錯間,幾杯酒下肚,聽著沈光不時的問話,阿史那真回答間,也慢慢弄明白了沈光的用意。
“特勤真是孝子,為了侍奉母親,不惜離開長安,千里迢迢地返回草原。”
……
“某也是沒想到,回紇人這般兇殘,竟是百般凌虐突厥遺民,特勤逼不得已,才帶著部眾南逃,叵耐這回紇和葛邏祿竟是膽大包天,竟然追著特勤,犯我大唐邊境。”
沈光和李守忠一唱一和間,就將阿史那真率眾歸降的故事安排得明明白白,在長安城待了十多年的阿史那真也不由不感嘆,這個故事不說編的天衣無縫,但至少是能讓圣人和朝廷給他們這些突厥遺民一條活路。
“特勤事母至孝,想必圣人必定不會怪罪特勤擅離長安之事,只是貴部遺民這數(shù)量有些多,很難讓朝廷那邊……”
阿史那真并非蠢笨之輩,自然明白沈光的言外之意,這位沈郎君為他編造的故事里,最重要的就是要他賣慘,也只有他們這些突厥遺民慘到極點(diǎn),朝廷才不會有什么忌憚,反而會同情他們。
兩萬五千的青壯男女和孩童,可說不上什么凄慘,只有倉惶南逃的部眾不足萬人,朝廷才會允許北庭都護(hù)府接納他們。
這就是阿史那真從沈光話里聽出來的底線,還有一萬五千部眾,不能作為投奔大唐的突厥遺民出現(xiàn)在伊州。
177 暗示和默契
沈光獨(dú)自飲著酒,該給的暗示他已經(jīng)給了,接下來就看阿史那真愿不愿意接受了。
整個伊州的人口也不過六七萬的樣子,阿史那真麾下的突厥青壯就有一萬五六千,若是如實(shí)上報(bào),哪怕他把阿史那真率眾南逃投奔大唐的故事編的再凄慘,朝廷也肯定會心生忌憚,圣人就是再好面子也會仔細(xì)思量的。
所以這一萬五六千的突厥青壯,肯定要在李守忠行文上書朝廷前,想個法子消化掉。
沈光給出的方案是組織伊吾縣逗留的胡商們購買突厥奴,同時這也是用來賄賂伊吾軍上下和阿史那真為首的突厥貴族。
阿史那真的臉色沉重,他知道沈光的主意并不算差,只是他內(nèi)心深處終究是有些不甘,若是能保住這兩萬五千人,日后回紇難免有反噬大唐的時候,到時候突厥作為大唐的新忠犬未必不能重返草原,奪回昔日的地位。
可是如果按照沈光的安排,他們突厥再度復(fù)興的機(jī)會就徹底渺茫了,底層的那些牧民一旦成為奴隸,只要他們的主人不是太苛刻,他們便絕不會再記得突厥過往的光榮,至于那些剩下的貴族,手上有了錢,見識過了大唐城市生活的富庶和舒適后,誰又會再想著回到苦寒的草原。
最后只剩下寥寥幾人想要重振往昔榮光的,又能有什么用處!
可是自己有的選擇嗎,伊吾軍修整過后,戰(zhàn)力完備,這是他不得不吞下的毒餌!
想到昨日那慘烈的廝殺,想到無數(shù)倒在伊吾軍大營前的族人,阿史那真過了良久,才抬頭道,“一切都聽都督和沈郎君的。”
看到阿史那真接受了沈光的安排,李守忠并不意外,因?yàn)榘⑹纺钦嫒绻芙^,那些突厥遺民的下場只會更慘,接受的話,好歹還能保下些親近的部眾。
“某陪特勤回去,以安貴部遺民之心。”
受降不是簡單的事情,尤其是突厥大營里還有四千精銳,萬余青壯,這繳械投降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做完的。
看到阿史那真表示要回去帶部眾投降,沈光亦是欣然起身,表示要同往。
“沈郎勞碌許久,還是讓其他人去吧。”
李守忠開口勸道,他不是擔(dān)心沈光搶功,而是擔(dān)心沈光的安危,因?yàn)榫瓦@率眾歸降之事,肯定不如阿史那真原先所想的那般,難免阿史那真會不會生出些別的心思來。
“都督,還是某去吧,特勤的部眾至少都識得某,不至于心存疑慮。”
看到沈光堅(jiān)持,李守忠也只能答應(yīng)下來,不過讓仍舊朝始終沉默的阿史那真道,“特勤,沈郎君的安危就拜托你了,若是沈郎君有什么好歹,貴部上下可……”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晃|
宕昌县|
岳阳县|
绥滨县|
雷州市|
肃南|
靖边县|
榆中县|
图木舒克市|
探索|
黑龙江省|
龙岩市|
东乌珠穆沁旗|
星座|
油尖旺区|
古浪县|
喜德县|
耒阳市|
宜丰县|
北安市|
莲花县|
龙岩市|
道真|
师宗县|
金门县|
潞城市|
九江县|
当涂县|
宜春市|
乌什县|
彰化市|
舒城县|
教育|
新龙县|
海林市|
堆龙德庆县|
禄丰县|
都江堰市|
宿松县|
贡觉县|
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