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炁體心神-《太上寶篆》
第(2/3)頁
然后,血脈和元炁一般不斷升華淬煉,直到血脈之中的能量能夠自由同萬物元氣無限循環,自我衍生,做到每一滴血液,都能夠曾在自身的記憶和意志,得到穩固和不滅的特性,就是第二步。
到了這一步的時候,換算到仙道境界,類似于天仙境界,然后更進一步,即先天不朽,那時候專精于體的修士,就需要如同仙道升華元氣升華一般,做到能夠吞噬一切物質卻又同樣能夠創造一切物質的特性,并且讓自身的生命特征,超脫出時間空間的界限,向著天地開辟之處追溯,將其備份入其中。
使得個人意識乃至生命信息完美契合入宇宙運轉規律之中,如此一來,哪怕有人真的將其存在的所有血脈和存在根基盡數斬殺,他也能夠通過留存在宇宙運轉規律之中的生命信息,在漫長的時光中,重新聚合,從歷史長河中歸來。
接下來的心,大多是佛道的專長,而心靈的不朽,也最是麻煩,心靈和元炁、身體不一樣,身體是真實的存在,對于身體的修行,有著完整的道路體系。元炁雖然不如身體一般,完全真實,但也具有一定的真實特征,修行起來也不是完全無處著手,唯有心靈的力量,最是虛無縹緲,能夠以心靈不朽,全看個人意識境界,同修為實力根本沒有絲毫的關系,甚至修為越高,越難以突破,也是很有可能的事情。
所以,當年第一位成就心靈不朽的佛陀,就是立下大愿,稱萬佛一體,將自身心靈光輝分享而出,讓更多心靈不朽的佛陀,匯聚自身心靈之中,凝聚出了毗盧遮那佛。使得諸多菩薩、羅漢能夠通過一次次的感悟佛陀的心靈,而逐漸斬斷了心靈的枷鎖,達到無無境界障礙,心有多大,力量就有多大,其中最好的證明就是六神通和頓悟。
神境通,又作身通、身如意通、神足通,即自由無礙,隨心所欲現身之能力;天眼通,能見六道眾生生死苦樂之相,及見世間一切種種形色,無有障礙;天耳通,能聞六道眾生苦樂憂喜之語言,及世間種種之音聲;他心通,能知六道眾生心中所思之事;宿命通,又作宿住通,能知自身及六道眾生之百千萬世宿命及所作之事;漏盡通,斷盡一切三界見思惑,不受三界生死,而得漏盡神通之力。
此六神通,在部分原始佛門經意之中,一直都是被視作是人天生具有的能力,只是因為心靈蒙塵,而無法施展。因此,很多經文之中,宣稱佛陀從來不是仙神,而是人,是屬于人的最高成就,是賢者,是智者,是覺者。
當然,心靈的不朽,不意味著斬斷七情六欲,而是類似于太上忘情的奇妙境界,代表著其心靈圓滿,能夠承載一切情感,卻又不被一切情感阻礙,能夠感受世間一切,卻又不會被萬物所挽留。
其不朽的特性,在于心靈超脫時間空間的限制,不再受到時間和命運的約束,宛如炁一般貫穿宇宙前后,橫跨多元體系。
最后的神,也很有意思,神一詞,在此方多元源自于神道,代表了先天神圣,而對于后天生靈而言,神代表了三魂七魄。不過七魄同肉身的聯系更加緊密,因此神的突破,其實著重點更在于三魂。
三魂體系之中,天魂對應的是天地之中生出的一點本性靈光,可以說是一個人在天地當中最初的檔案和起源,代表一個人最初的開始,以及前世的基礎。
地魂對應陰世,是一個人一切善惡意識,以及數世輪回中一切因果姻緣的集合,代表著一個人前世今生的聯系。
最后的人魂,則是自我意識的凝固,以及今生一切血脈姻緣,乃至家族氣數的集合,代表著一個人今生的根基!
三魂的劃分清晰而又明白,直指靈魂的本質,同時也是將神的部分特性說明的清清楚楚,就是法則的具象,正如神靈在天地之中可以是視作是法則的聚合一樣。
若是把人體比作小天地,那么天魂就是那些隨著天地一同誕生,甚至早于天地誕生的先天神圣,天生圣靈;而地魂則是代表著維系后天道則的法則神靈,記錄著人體小天地的一切運轉規律,操控其前進方向,以及生存毀滅;最后的人魂則是類似于香火神祇或者人道圣靈,凝聚著天地中的情感,以及對于現今的記錄。
從這個角度看,神的不朽前提是三魂的圓滿以及法則的完善,讓自我之神,同宇宙自身兩兩相合,內外不分,將內在之“我”,與外在宇宙,完全真正融合,同樣不再受到時間和命運的牽絆,用仙道的術語,就是神和天地,與道同真。而從這個角度看,其實香火神道會成為先天神圣時代之后,最大的神道體系基礎,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因為理論上來講,若是一個香火神祇,其擁有的信徒數量足夠多,并且承載無數的信徒靈魂,通過閱讀億萬信徒的人生,借助他們的心靈和魂魄,推演三魂根基,演盡天地一切,閱盡歷史變化,那么這個神祇自然會從這千千萬萬,乃至萬萬億億個不同的視角中,突破心靈的關隘,完善自身魂魄,同天地宇宙相合,得證不朽。
但,無論怎么說,無論什么情況,炁、體、心、神的不朽,還是有著限制,最典型的就是不朽境界應該是諸界唯一,也就是說,多元宇宙之中,應該只能存在一個真實的自我。比如當初無生老母在爭斗的時候,哪怕將自身其余宇宙的投影化身,召集而來,也不可能真的凝聚出第二位不朽境的修士,祂的一切化身投影,只能展露出天仙境界的威能。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永县|
嘉义市|
安康市|
思南县|
岱山县|
扶风县|
平谷区|
肥西县|
南郑县|
聂荣县|
仪陇县|
安宁市|
岑溪市|
靖安县|
昔阳县|
商南县|
元谋县|
沙雅县|
林芝县|
平顺县|
永川市|
罗田县|
横峰县|
南通市|
新源县|
共和县|
乡城县|
方城县|
车险|
高陵县|
南丰县|
洛隆县|
太湖县|
金湖县|
牙克石市|
民和|
泰来县|
鄂尔多斯市|
杭锦旗|
曲松县|
黔江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