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過去的故事-《劍王朝》
第(2/3)頁
丁寧搖頭:“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李道機不再勸說丁寧,轉過身去。
但是走出數步之后,他卻又停頓了下來,轉頭看了丁寧一眼,說道:“你提這末花劍主人的故事…可是你可曾會知道末花劍的主人怎么想?你怎么知道她這樣不快樂?和享尊處優的終老相比,她這樣戰至劍折,死去的時候,或許心中會更快快樂。一生無悔,沒有幾個人能做到,但她卻或許做到了。”
丁寧沉默不語。
這些年他在長陵已經見到了許多平日里不會留心的人,他也見到了以前從未講過的許多形形色色的人,販夫走卒、漁耕樵讀、妓女老鴇、富賈豪客、農奴戰俘…還有許多原本是魏、韓、趙這三大王朝的移民,現在卻已經慢慢和長陵相融,成為大秦王朝的子民,有些依舊記得故國,處于邊緣的一些人,還有些則是已經完全忘記故國,想要拼命和長陵人獲得同等地位,在大秦王朝往上爬,但卻受到排擠的一些人。
從這些人的身上,他領悟了許多,也學會了站在他們的立場去看一些東西。
他其實承認李道機說的話是對的,然而他可以肯定,李道機若是知道他的胸膛里跳動的是一顆怎么樣的大逆之心后,就絕對不會再說現在這樣的話了。
即便傳說中的趙劍爐趙一先生、云水宮的白山水再怎么優秀,再怎么值得敬佩,有誰會勸說人和這樣的大逆做朋友?
……
有些事往往是經過了之后,后世的人才容易評判,容易看得清楚。
在昔日大秦王朝和韓、趙、魏三朝的征戰中,戰局瞬息萬變,一場大戰便有可能死傷數十萬劍師,損失上千名的修行者,勝負的結果誰都難以預料。
但現在韓、趙、魏灰飛湮滅,后世許多史書里歸結勝敗的原因,卻都是看法大多一致,意見很統一。
在現在史書的絕對主流,甚至可以說是權威的記載里,韓王朝最終被滅,主要是因為遷都失敗。曾經依靠一些丹宗雄極一時的大韓王朝原先都城是陽翟,然而大秦王朝的一些謀士,通過很多種方法對韓哀帝灌輸了一些思想,描繪了一副很美妙的遠景,令他堅信要想令大韓王朝擁有更強的力量,就必須遷都洛邑。
遷都洛邑在當時看來的確有很大的好處,因為洛邑左邊有崤山,崤山中的玉谷,是靈氣極濃,天下最佳的修行地,將許多宗門搬遷至玉谷,可以為王朝輸送更多強大的修行者,而洛邑的右邊,則是沃野千里,糧倉充足的隴蜀之地。
然而不少百姓和貴族并沒有因為遷都而遷徙,而且因為遷都造成的許多利益損傷,和韓哀帝之間造成了許多矛盾,遷都之后,一些新勢力的崛起和瓜分新都,又使得王朝的勢力反而銳減,最終被滅。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同仁县|
连州市|
谷城县|
恩平市|
白山市|
尉氏县|
新邵县|
陵川县|
涟源市|
孟州市|
延寿县|
绩溪县|
沧州市|
井冈山市|
北辰区|
襄樊市|
长乐市|
金湖县|
湘西|
合水县|
娱乐|
永修县|
井冈山市|
南木林县|
平安县|
策勒县|
湄潭县|
梅州市|
龙南县|
珲春市|
贵德县|
吉安县|
泸州市|
舒兰市|
恩施市|
永丰县|
宕昌县|
黔东|
将乐县|
喀什市|
唐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