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卻說此時的縣衙后堂之中,縣令孫昭早已聽到了外面的鼓聲。 但他卻沒有立時升堂,反而盤膝坐在一張錦毯上,他動作悠閑的煮著一壺香茶,對于外面的擊鼓之聲充耳不聞。 紅泥小火爐,江南新茶磚,水汽裊裊之間,孫昭面色平靜,他臉上看不出是喜是怒,仿佛全部身心全都放在了煮茶上。 在他旁邊的一張錦毯上,縣丞劉云同樣盤膝而坐,此人同樣面色平靜,似乎只等著品嘗孫昭的煮茶。 孟子有云,居移氣,養移體,自古儒家做官之道,講究蘊養泰山崩而面不改色的靜氣,他倆對于外面的鼓聲故意充耳不聞,倒是頗有幾分儒家官員推崇的沉穩。 但是沉穩歸沉穩,任何事情不可做的太過,既然外面有人擊鼓鳴冤,身為縣衙官員必須升堂,倘若拖延太久,反而會失了官員的氣度。 所以當一壺茶剛剛煮好的時候,孫昭忽然緩緩吐出一口熱氣,悠悠然道:“赴任月余以來,今日首次有人告狀?!? 旁邊劉云盤膝而坐,同樣悠悠開口道:“首次有人告狀,告的卻是孫家?!? 孫昭點了點頭,突然笑道:“既然有人告狀,按理應該升堂。” 劉云仍舊盤膝而坐,壓根沒有起身的意思,反而再次幫他補充一句,慢條斯理道:“但是我們是官,告狀之人是民,就算必須升堂,也得官家開口,什么時候升堂,什么時候接卷,我們是官,我們說了算……” 孫昭撫掌而贊,道:“那就再壓一壓,磨去泥腿子的心氣?!? 劉云點頭,發笑,仿佛悠然自得,再次慢條斯理的道:“此乃為官之道,官威理應如此。哪怕外面喊冤之鼓如雷,為官者也要壓一壓告狀者的心氣?!? 兩人一唱一和之間,看似說的都是道理,實則兩人全都心知肚明,他們的壓一壓乃是刻意而為。 原因很簡單,外面要告的是孫家。 而孫家,是孫昭的家族。 自古世家之人當官,先保家才會保國,孫昭既然執掌密云縣衙,豈能連自己的家族都不保。 遇事不問對錯,先保自家三分,當官若是不能如此,世家何必去爭官權。 至于劉云,同樣也得幫著孫氏。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