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4、條件初具-《歡想世界》
第(2/3)頁
盡管生產自行車的鋼材、各種配套部件目前還需要從東國進口,但它可以帶動很多潛在的需求。瓦歌礦業不是沒有生產普通鋼材的潛力,真行邦的很多地方也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將來都可以分步發展。
原先的草鞋幫中就有很多機電維修人才,以他們為骨干再加上適當的外援,有了需求之后至少可以成立配套的零件加工與維修廠……發展農機廠也是這個思路。
這些小工業,在現代工業整體產業鏈上看似低端,但絕不能說落后。農墾區這邊有后發優勢,盡量采用了目前相對先進與成熟的生產與管理技術,最重要的其實還是從業人員的培養。
農墾區的學校去年九月初就已經開學了,每個鎮子都有一所,這三所學校各個年級的課程都有,分為小學部和中學部,小學五年制,中學也是五年制且不分初中和高中。
當初華真行提出這個方案的時候,還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對,包括合作方東國匯英中學的領導,他們都認為最好參照目前的國際主流模式,就是小學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
華真行堅持了自己的意見,并且詢問大家,假如就按這個方案,能否制定出有效合理的教學計劃、完成指定的教學大綱內容?參與研討者的回答居然都是可以,那么就這樣布置工作任務吧。
至于非索港主城區,新改造成立了十二所學校,雖然也留出了各年級相應的教室,但情況跟農墾區完全不一樣。各學校幾乎都是從小學一年級教學開始,其他年級的預留教室也暫時都被小學一年級各班占據了。
這也是沒辦法,此地曾經的基礎教育爛到約等于沒有,從六歲到十五歲的適齡兒童或少年,接受新教育幾乎都只能從小學一年級開始。
超過十五歲的準成年人及成年人,不適合再到小學一年級去回爐了,他們可以自愿參加社區組織的夜校補習班。
為什么農墾區的三所學校,從一開始起就實現了全年級段的教育?因為他們主要的教學對象是東國援建人員及最新移民的子弟。
歡想實業的政策,東國援建人員如果將家屬也接過來,配偶可以安排工作、孩子負責安排上學,不論是哪個年齡段的孩子,都能根據現有的受教育水平安排最合適的年級。
農墾區的三所學校,每個年級都預留了四個班,但實際招生規模都沒有超過兩個班,因為目前的適齡學生還比較少。
這三所學校的中學部,都安排了一門很特殊的義務教育課程,就是養元術。那怕去年在前線干部很緊張的情況下,農墾區還是保留了一批養元谷的骨干學員。比如新田鎮鎮長洪萬鈞,已是養元術四級導師,他還兼任了新田學校中學部的養元術指導老師。
自華真行從瓦歌礦業返回非索港之后,主要精力就用在了農墾區的新時期建設上,同時兼顧非索港的下一階段整體發展規劃。
幸虧非索港加上農墾區目前總人口還不到六十萬,各方面事務尚能做到雜而不亂,洛克領導的市政部門也給力,華真行在總體上還能顧得過來。
華真行也常常在想,這只是一座不到六十萬人口的小城市,假如換成一個人口過億或者過十億的大國,這樣的改造與建設將是怎樣的難度?
2022年上半年這段時間,華真行在幕后坐鎮,管的主要只是非索港這邊的事情。至于幾里國的其他地區,那就讓幾里國中央以及各地方政府去操心了。
華真行在非索港做的一切,其實都是在積累經驗、打造一個切實可行的成功模板,也不能所有的事情都指望他一個人包辦了。
隨著南方形勢的穩定與秩序恢復,華真行也將前期派出去的一批養元術導師調了回來,這批人已經在前線呆了至少半年。
除了司馬值、鄭同俊、周行元、莫棄等人還必須要留在瓦歌礦業,其他人能回來的都叫了回來。
北洛河流域是華真行下一步的建設重點,他又安排了一個新計劃,在上游的水庫區以及下游的三片濕地各打造一座法陣,或者說建造福地,具體做法可參照三湖鎮。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小金县|
维西|
多伦县|
诸城市|
扬中市|
许昌市|
芜湖市|
朔州市|
奎屯市|
砀山县|
嘉黎县|
高安市|
罗城|
东平县|
浪卡子县|
嘉兴市|
苍梧县|
苏尼特左旗|
页游|
美姑县|
乌鲁木齐市|
沾化县|
若尔盖县|
哈密市|
龙胜|
玉门市|
华阴市|
虎林市|
交口县|
乾安县|
汾阳市|
称多县|
曲麻莱县|
无棣县|
远安县|
沾益县|
云安县|
新津县|
新巴尔虎右旗|
徐水县|
西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