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547、去處為美-《歡想世界》


    第(1/3)頁

    華真行:“去處為美。”

    他只答了四個字,這也是論道的特點,要用至簡的概括,闡述自身的修行所證與修行所求,但話語中伴隨的神念卻妙不可言,甚至已不能用神念來形容。

    不同的人聽見可能會接收到不同的信息、有不同的感受,這都與其本人的見知有關,哪怕是毫無修為的普通人。

    這也是一種神通,稱為聲聞智慧或聲聞成就。掌握聲聞成就至少要有七境修為,但大部分七境修士未必能掌握嫻熟,真正善用聲聞智慧者大多是九境高人。

    開口若無聲聞智慧,那不叫論道,就是世俗間普通人的辯論。此時此地的場景,華真行事先并沒想到,但這也是一種機緣發觸,忽福至心靈便領悟了聲聞成就。

    何為美,普通人最樸素的觀點,通常就是好看,喜歡,舒服,想要。

    那什么才是好看、喜歡、舒服、想要呢?這不僅是論述審美的標準,更是要明晰所謂審美過程的內在原則。

    古時有人認為,事物的美包含在奧妙無窮的數學中,符合與蘊含某種內在規律與韻律,從而體現于外在的協調與動人。

    自古及今,有的哲人一脈相承,認為“美”是一種客觀存在,存在于理念世界中,或包容于絕對精神的辯證因果內。

    無論美是否客觀存在,哪怕它的確存在于超越具體事物的理念之中,可是審美本身還是一個主觀的過程,是以每個人為主體對客體的批判與發現。

    很多人對“美”的概念往往都偏向于狹義,主要理解為藝術審美,甚至只集中在視覺審美,比如一幅畫、一件衣服、一道風景好不好看、漂不漂亮。

    這也難怪,因為人的大腦所接收的信息大部分都來源于視覺感官。

    可是美的概念遠遠超出了藝術審美的范疇,它是對這世上所有事物的批判與發現,以及再批判與再發現。

    人們幾乎可用“美”去形容一切,比如美景、美食、美色、美言、美德、美夢、美事……乃至美好人間。

    美就是好的、更好的,至于怎樣才是好的、更好的,那就是人類文明所需要解答的問題,也是每一個人在世間需要的自我解答。

    審美標準是否有階級性?很多人還在為此爭論,其實完全不必爭論。去處為美,美就是目的、美就是追求本身,在事實存在階級差別的世界上,審美怎么可能沒有階級特征呢?

    反對者的觀點,往往是說一片山水風景是美的、一件器物是美的,無論誰來看,都會發現它的美……這是美的共性,否則所謂美的概念與共識就不會存在。

    但美不僅僅只有共性,審美也極具個性,它不僅僅是對自然事物的評判,也代表了每個人的情趣和追求。包括每個人愿望和努力、夢想與空想,那就是他們的去處。

    比如很多人的愿望就是實現階級跨越,這就使他們很容易接受消費主義的誘惑。營造潛意識中跨越階級的幻象,這幾乎是全世界奢侈品營銷的內在邏輯。

    科學的盡頭是神學嗎?當然不是!科學、哲學包括神學,其盡頭都是美學,都要解答往何處去的問題。我們做一切的目的是什么、要引導世人走向何方,哪怕是空畫一張大餅。

    諸如涅槃無余之美、逍遙自然之美、天人合一之美、天下大同之美、萬物究竟之美!

    華真行并沒有回答怎樣才是好的、更好的,他只回答了美是什么?

    去處為美,美就是我們的追求本身,它是我們一切行為的終極目的!它超脫于態度與方法之上,一切態度與方法都是為它、因它而存在。

    世人常談“真”、“善”、“美”,但這三者并非并行關系,后者是超脫于前兩者之上的。

    “真”是態度與能力,“善”是方法與路徑,而“美”既是追求的目標也是追求的方向,“真”和“善”的目的,就是“美”。

    它是是難以言喻的,又是實實在在的,包含于對人生、社會、世界、宇宙的理想中,包含在有意無意的渴望中。哪怕理想未能實現,它也是始終存在的。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弥渡县| 太保市| 赤壁市| 东兴市| 澜沧| 许昌市| 怀来县| 漯河市| 昌宁县| 赣榆县| 咸宁市| 万年县| 武夷山市| 隆回县| 曲松县| 于田县| 卓尼县| 台东县| 南皮县| 隆化县| 运城市| 顺义区| 察哈| 仁怀市| 湘潭市| 台州市| 天津市| 景洪市| 常熟市| 宁武县| 凯里市| 平阳县| 六盘水市| 十堰市| 永吉县| 石屏县| 霍林郭勒市| 琼中| 开平市| 阿合奇县| 卫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