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宋老有些心神不寧。 超七項目,是6611研究所的一個外貿項目,這個項目的機體進展很快,但是,發動機和航電,因為要外購,所以不可以一蹴而就。 而跟著,又有了猛龍戰機的項目,這個項目,就更加地耗費資源了,有了秦觀的保證,資金方面不用他們發愁,而技術方面,很多地方又和他們的想法不謀而合,所以,這款飛機的測繪仿制,也是在快速進行之中。 如果僅僅是直接測繪,那進度肯定要更快,但是現在,因為發動機的問題,和原裝的發動機不同,他們需要換裝成斯貝發動機,所以,后機身的部位,就要重新設計。 而現在,無紙化的裝配還是不行的,為了驗證改進后的整體布局,他們重新打造了一架全尺寸的金屬樣機。 沒錯,這個進度,簡直是太快了。 一般來說,戰機的研制,確定研制的基本思路,之后發圖,然后才會制造樣機,中間修修補補,可能會經過很多年的時間。 但是現在,這架飛機看起來和殲九有很大的雷同,而且又是拿在手里現成的,所以,這幾個月來,首先進行的修改,就是后機身。 此時,全尺寸的金屬樣機,已經擺在眼前了,后面隨時可以把斯貝發動機換上去。 但是,這架飛機要真的飛起來,還差得很遠啊。 差什么? 首先就是航電。 那架猛龍戰機,是按照西方的標準,采用1553b數據總線來布局的,里面有大量的芯片,這些芯片,漢國現在自己還不能生產,而外購,那更是會被同行們忌憚的,而且,電傳操控系統,在西方也是個新鮮事物,想要購買這里使用的芯片,太難了。 鴨翼戰機,天生具有靜不穩定的特性,也只有電傳操控才能駕馭它。 (二代機,都是液壓操作,駕駛桿直接連接著控制的油路,通過油路來控制各個舵面,完成飛行的動作,而三代機,很多都是電傳操控,操作桿控制的是電信號,靠著電信號來傳遞指令,這樣可以控制多個舵面同時動作,同時也能克服靜不穩定帶來的一些危害。)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