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想想就知道生活水平的差距,可惜誰也不會想到,用不了幾年,這個差距會反過來,而且還比這個多,到時候,國內的平均工資是蘇聯的三十多倍。 那可是三十多倍,國內的情況就已經那樣了,想想蘇聯人怎么活,要不然也不會出現一個月的工資只能買幾塊面包,盧布貶值了,可是物資的股價沒有變,不但沒有變還漲了不少。 在這種惡性循環下,可想而知蘇聯人過的是什么日子,這也是導致蘇聯直接解體的原因。 “那些倒爺過來一趟帶的貨也是有限吧,一次好像并不能帶過來多少。” “是的,不過他們來的比較勤,差不多也夠了,另外他們是兩面倒,從國內帶貨過來,然后從這邊帶一些皮子回去,反正是不少賺。” 這個憨皮當然知道,這些倒爺專門就是干這個,而且還兩邊賺,從國內往這邊運小商品,然后又從這邊往國內運一下皮毛,特別是什么貂皮。 這些東西在蘇聯根本就不缺,可是在國內特別吃香,就目前來說,在國內賣一件貂皮大衣就好幾千上萬,這可是八十年代,在國內萬元戶基本上都很少。 “哦,那他們大概多長時間來一趟?” “這個沒準,因為不是一個兩個,差不多兩三天就有人過來一趟,反正我們在這賣國內貨是不缺。” 剛才在下面憨皮也看了一下他這里賣的東西,基本上就是一些小商品,而且品種特別單一,這個也正常,畢竟那些倒爺不可能從南方把貨運過來,都是在口岸城市取貨。 比方能有什么貨,怪不得店老板說他這里不缺,也是,估計買的人也不會很多吧,要不然他們也不會連本地的貨也賣。 “對了,你們過來是旅游還是來做生意?”店老板問了一下。 “我們也是過來做生意。”憨皮沒有騙店老板,反正過幾天對方也會知道。 “哦,那你們來這里做什么生意?” “和你這一樣,不過比你這全,而且比你這也便宜很多。” 是的,其實比他這里便宜很多,甚至說憨皮賣的價格可能比店老板進貨價都便宜,這也沒辦法,店老板的貨都是那些倒爺弄進來的,關稅就不說了,價格肯定也加了很多。 憨皮這些貨都是從南方運過來的,不但價格便宜,運費也便宜,一趟一列車和一趟幾包貨的運費能一樣嗎,說句不好聽的,憨皮這些貨的運費,如果合到每一件商品上,估計連幾分錢都不到。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