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二百九十三章:英雄識英雄-《唐朝貴公子》


    第(1/3)頁

    科舉之事,觸動人心。

    在新制頒布之后,而后又有旨意,責令各縣進行縣試,考取童生。

    這一項項的措施,如迅雷不及掩耳之勢。

    倒不是李世民性急,而是李世民比誰都清楚,此時趁著許多大臣還未回過味來,許多措施必須盡快實行。

    等到新的一批童生出現,接下來便是州試,一群有功名的讀書人開始脫穎而出。

    那么……這些得了功名之人,將會迅速成為新制的基礎。

    畢竟人家憑本事考來的秀才,總不可能你說反對就反對吧。

    李世民是個深諳世情之人,任何的新制,維護它的,必定是能從新制中獲得好處的人。

    如若不然,就算是話說德再好聽,平日再怎樣曉以大義,都是無用的。

    這就如同當初太上皇和李建成一般,他們自以為自己占據了禮法的優勢,可以憑借一道詔書,就可以將李世民趕出權力的核心。

    卻是不知,這些東西在功臣集團們充滿了疑慮的時候,所謂的詔書,根本就是廢紙一張,沒有人愿意擁護這樣的詔令。

    反而是大家感受到了威脅,紛紛自覺地圍繞到了李世民的身邊,勸說他立即發動玄武門之變,殺死太子和齊王,逼迫太上皇退位。

    一切的根本就在于,李世民有這樣的基礎,每一個人都會自覺的去維護李世民的利益。

    因為大家已捆綁在了一起,哪怕是提著腦袋,冒著滅族的危險,跟隨李世民弒兄逼父也在所不惜。

    此時在中書省,房玄齡命人將最新的詔令送去尚書省執行。

    他活絡了筋骨,隨即便有書吏進來道:“房公,長孫尚書求見。”

    六部尚書之中,長孫無忌的權柄最重,李世民幾次想要將他送入門下省,令他成為宰輔,可長孫皇后卻都以長孫家受到的恩榮太重為由而拒絕。

    因而,固然作為宰相,可房玄齡對于長孫無忌卻是不敢怠慢的。

    他先命人奉茶,而后讓人請了長孫無忌進來。

    長孫無忌入內,坐定后,隨即看了房玄齡一眼,便道:“房公近來氣色好了不少。”

    房玄齡面上帶著微笑,可是臉上的不愉快卻是一閃即逝。

    你確定不是故意的?沒看到老夫眉角處的傷口還沒好嗎?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長孫無忌莫非是恥笑老夫?

    房玄齡不露聲色地道:“一大把年紀了,哪里有好壞之分呢?余生不過是為陛下效死而已,至于人的氣色,卻無關緊要。各人都有各人的運數,此天定也,凡人何須自尋煩惱……”

    他啰嗦了一大通,云里霧里,其實就是說了等于沒說。

    長孫無忌這才意識到,自己好像犯了房玄齡的忌諱,此時也不好點破,因為這等事,越是點破,反而越是尷尬。

    于是他便誠懇地道:“房公所言甚是,令某受益良多,可見天命之說,絕不是空穴來風,我輩切切不可強求。你我而今也算是功成名就,上天也算是待之不薄了。不過……有些話,我想來問問。”

    房玄齡撫案,笑容可掬地道:“什么話?”

    長孫無忌咳嗽一聲:“陛下陡然改制科舉,且這改制,迅疾如風。實在讓人有些看不透,此時木已成舟,卻不知是不是往后選官,一切都是科舉說了算了?”

    房玄齡微笑著看他道:“長孫相公以為呢?”

    長孫無忌嘆了口氣:“往后恩蔭者,只怕難有作為了吧。”

    說到此處,似乎也點中了房玄齡的痛處。

    朝中有用的官爵只有這么多,一旦被這科舉者占住,自然而然,也就沒有其他門徑入朝之人什么事了。

    可任何一個家族,想要保持常青,就必須得有子弟能夠占據這樣顯要的位置。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余干县| 宜宾市| 宜川县| 杭锦后旗| 仲巴县| 佳木斯市| 潢川县| 谢通门县| 嘉义县| 西吉县| 朝阳区| 内丘县| 涿州市| 平定县| 介休市| 桃园县| 麦盖提县| 米脂县| 普陀区| 驻马店市| 江永县| 郸城县| 扬州市| 安庆市| 巴里| 江门市| 阿尔山市| 简阳市| 翁牛特旗| 遂平县| 古浪县| 铜陵市| 墨竹工卡县| 西藏| 汪清县| 八宿县| 永安市| 城口县| 朝阳市| 湖州市| 武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