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 走了兩日…… 車馬終于在最后一個車站停了下來。 李世民甚至已不知道到了哪里了,他只曉得,自己已深入了大漠,至于真正抵達了哪里,便無從知曉了。 “此處叫宣武。”陳正泰似乎看出了李世民心中的疑問,適時地道:“沿途上的車站有十三座,每一座車站,將來都會有牧人定居,將來這里會熱鬧起來,形成一個個市集,會有無數(shù)的貨棧平地而起,所以……陛下……學生未雨綢繆,將這些車站,都先取了名,將來這些車站名,等車站演化成了城鎮(zhèn)之后,這城鎮(zhèn)的名,也就有了。” 李世民心里思量,他大致是明白陳正泰的意思了,每一處車站,都意味著成為一個木軌鋪設之后的節(jié)點,人們可以在此登車和下車,也可能在此裝載貨物和卸下貨物,先有了牧民,會守衛(wèi)這里的木軌,漸漸會有商賈,商賈來了,就需要貨棧,貨棧建了起來,會出現(xiàn)有人看守。 等人開始密集之后,就會有更多的車馬行和客棧,也會有許多東西販售,附近的牧人和商賈以及伙計,都要在此花銷,漸漸的,會聚集更多的人。 他不由大笑道:“你倒是想的周全,竟連這個,竟已想到了。” 陳正泰認真的道:“這還不是陛下時刻教誨兒臣嗎?兒臣哪里懂什么大道理啊,都是平日在陛下身邊,耳濡目染的緣故。” 李世民張口想說什么,可最后這些話,又吞回了肚子里去。 這個家伙……身份還真是隨時能夠自由轉換,一下子以學生自居,一下子做出自己的女婿的樣子,可能下一刻,他又變成了恭順的臣子了。 李世民看了看周圍,隨即道:“為何在此停留?” “再往前,就不能走了。”陳正泰遙指著木軌延伸的方向道:“北面二三十里,匠人和勞力們正在施工呢,這木軌,還未完全貫通,所以到了宣武站之后,便只能換乘馬匹了。再走數(shù)百里,方可抵達朔方!這草原廣袤,即便是千里,沿途也難有人煙補給,所以這最后的行程,只怕就沒有在車中舒適了。” 李世民笑道:“沒關系,朕正想騎騎馬,許久沒有騎良駒,倒是生疏了。” 陳正泰眼不眨,氣不喘地道:“兒臣就是陛下的千里馬啊。” 張千在旁白了一眼,很有想吐槽的沖動。 李世民聽聞,則是大笑,他心情不錯,初來這草原,見識這樣的風光,可謂心曠神怡。又見識了這木軌,確實花銷不小,不過此時方才知道陳正泰的用心,倒心里舒坦了! 他隨即道:“立馬命人預備好馬匹吧,我等繼續(xù)北行。” “喏。” 車站里…已有車馬行和一些客棧了。 這是提供給附近的牧人們用的。 當然,此時還很簡陋,畢竟……現(xiàn)在線路還未開通,并沒有太多的商賈,看中這里的價值。 而最令陳正泰欣慰的卻是,這草原,乃是遂安公主的封地,此處的主人本為胡人,不過……畢竟胡人們是沒有產(chǎn)權觀念的。 因而……陳正泰也不客氣了,來了這草原,首先干的就是確權的勾當,既然是無主之地,那就插上牌子,這些統(tǒng)統(tǒng)都屬于他陳家的了。 所有人來做買賣,都需購買陳家的土地。 當然,陳正泰是個有良心的人,畢竟不是那種黑心的商賈。 現(xiàn)在這里可謂是千里無人煙,地雖是陳家的地,可若是有人來租賃和購買土地,大多只是意思意思一下,隨便給幾文錢便是了,反正……這地陳家有的是,陳正泰不在乎將這些地,用最廉價的價格賣出去。 對他來說,他看重的,只是宣稱自己的主權而已,是要讓人知道,這一望無際的大草原,自古以來便是陳家的領地,其他人不能搶。 ……………… 推薦一本版主巫巫格的書《撿到一只哈士奇》,支持一下。 1603454531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