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三百七十六章:大新聞(上一章出錯了,這一章是對的)-《唐朝貴公子》


    第(1/3)頁

    新聞報的發售,其實也只是大家在摸索而已。

    好在陳家財大氣粗,和陳家有業務往來的商賈也多,這些商賈們大多有自己的銷售渠道,請他們代理販賣,便可將這銷售的觸手下沉到最基層的書鋪、雜貨鋪里去。

    不只如此,陳家還專門雇了一批貨郎,沿街售賣。

    其實這種新東西,若是換做是在其他人來操辦,基本上沒有希望的。

    畢竟,新聞報的背后,是各州數不清的人馬,這些人都需吃喝,需要給養,只有大世族和巨賈才拿的出這么多的人力物力。

    可即便有了這個,你還得有一個造紙作坊和印刷作坊,在這個時代,也只有陳家才能提供低成本的紙張,并且雇傭大量的匠人進行活字印刷了。

    報紙必須得用活字印刷,因為這東西講究的是時效性,若是用雕版,等你雕出來,黃花菜都已涼了。

    好在這些年,活字印刷在陳家的帶領之下,從粗糙到慢慢改進的精良,雖然還不足以讓報紙字跡清晰,可勉強能看還是可以做到的。

    當然,陳家真正厲害的還是銷售網絡,畢竟和無數的商賈有著大量的業務往來,控制了這些商賈,某種程度,就控制了整個市場。

    換做其他人,無法迅速的將業務鋪開,就意味著報紙的銷量起初是極低迷的,一般人根本無法承受這種源源不斷的虧本損失。

    就現在的銷量而言,陳家也在虧本,不過……陳正泰的主意定了,即使是虧本,也必須硬著頭皮干下去。

    陳愛芝現在擔心的是,第二期印刷的六千份,能夠順利的兜售出去,若是滯銷,那便糟糕了。

    好在長安這地方,加上二皮溝,人口足有百萬以上。

    且這百萬人口之中,且大多都是天下的精華,這里有不少入朝為官的大臣,有武官,有勛臣子弟提拔進去的禁衛,還有數不清的商賈,有來此游歷的讀書人,有大量皇族供養的僧侶,有二皮溝大學堂,還有許多開始漸漸識文斷字,掌握了閱讀技巧的匠人。

    在唐代,識字率可謂是低的嚇人,可在長安,天子腳下,這巨大的皇城之中,識字率本就是最高的,而且這幾年……識字率已經節節攀升了。

    因而,陳家調查的識字人口,大致是在三十萬上下,這個數目很驚人。

    報紙發了出去,陳愛芝依舊還留在報館,一方面,是等著銷量,一方面,則是要準備為下一期的報紙做準備了。

    …………

    李世民起了個大早。

    他的文章發了出去,竟突然有一種奇妙的感覺,他心里開始惦記著自己的文章,會不會寫的不好,到時候反而惹人笑話了。

    當然,最重要的是……李世民還心心念念著,這文章若是發出去,不知會有什么效果。

    如此一想,他一宿沒有睡好,總是覺得文章里有些用詞,不對。

    李世民是個深具責任感的人,他和其他皇帝不一樣,其他的皇帝各有千秋,性子都有不同。而李世民很愛惜自己的名聲,做任何事,都希望能做好,他希望自己能給天下臣民們展現的是自己最光輝的一面。

    因而,卯時的時候,張千便聽到了李世民的動靜。

    張千便躡手躡腳的進入了寢殿,低聲道:“陛下……”

    卻見李世民自己已穿了衣,趿鞋起來了。

    張千嚇了一跳:“陛下這是……”

    李世民瞥了他一眼:“還能是什么,朕思來想去,不放心,給朕更衣。朕要出去走走。”

    張千覺得李世民簡直有些神經質了。

    接下來,便聽李世民問他:“你覺得朕的文章如何?”

    這個問題,張千已回答了不知多少遍,輕車熟路道:“陛下,奴覺得陛下文采斐然,實在是……文曲下凡……”

    李世民火冒三丈:“住嘴,你這阿諛奉承之徒。”

    張千嚇得打了個哆嗦。

    李世民隨即道:“隨朕出宮去。”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威远县| 砀山县| 南乐县| 大冶市| 抚顺市| 平原县| 永福县| 嘉峪关市| 嘉荫县| 新河县| 京山县| 五台县| 东乌| 高邑县| 吉隆县| 伊宁县| 锡林郭勒盟| 麻城市| 清原| 隆林| 新绛县| 阜宁县| 潼关县| 新建县| 开化县| 垣曲县| 阿克陶县| 盐城市| 缙云县| 盖州市| 专栏| 平顺县| 遂宁市| 芷江| 陵川县| 利津县| 板桥市| 霍邱县| 丰都县| 太康县| 丽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