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四章:欲壑難填-《唐朝貴公子》
第(1/3)頁
現如今最時髦的就是蒸汽機了。
早在兩個多月前,一個紡織的作坊第一次開始使用蒸汽機。
實際上,這幾年的紡織業發展的極快,起初的時候,陳家的作坊發展了用棉花來制成棉紗,而后再制成棉布,這樣的棉布布料更加保暖,人穿在身上也更舒適。
而棉花卻不似蠶絲,蠶絲必須得養桑,等著蠶吐絲結繭,因而,絲綢是天然的高端布料,價值一直都是居高不下。
可很快……人們就發現,平民的市場開始旺盛起來,許多人進了長安和二皮溝之后,已經不可能再男耕女織,身上所穿的衣料,幾乎靠買。只是……市面上的絕大多數錦、絲綢以及土布,都無法滿足這些人的需求。
畢竟,土布價格雖是低廉,卻并不能滿足這些匠人和有些許閑錢的百姓需求。而錦和絲綢,價格卻是高不可攀,尋常百姓的消費能力,遠遠沒有達到。
就在這時……陳家開始率先開始在打量的土地上養殖棉花,并且對棉花開始進行收購。
歷史上,真正棉布的生產,是從宋朝開始的,而在宋朝之前,雖然有棉花這等作物,可實際上,卻沒有人意識到這是一種天然的布料原材。
可是隨著新糧種的推廣,在滿足了吃飽的問題之后,經濟作物,已經逐漸被農人們青睞了,陳家選育了不少的棉種,且這棉花的種植,并不似糧食這般嬌貴,因而在天下各處,棉花陸續開始生產。
緊接著,陳家一面收購棉花,一面建了一個棉紗的作坊,直接采用了織布機,而后,在有了棉紗的基礎上,開始大規模的生產棉布。
棉布的制作中,飛梭得到了大規模的應用,因而產量極高,自然而然,棉布的價格,自然比之絲綢要低廉的多。
這種溫暖且舒適,樣式也不錯的布匹,迅速的開始風靡,需求極為旺盛。
而棉布的作坊,卻發現,自己的產量確實是高,而貨物也不愁賣,唯一讓人頭痛的,恰恰是棉紗的產量有些跟不上供應。
因而,對于蒸汽機的需求最大的,便是棉紗作坊,他們請了人,不斷的改進紡織機,可旺盛的需求,依舊還是難抵這旺盛的需求。
直到人們察覺到,或許可以用織布機來大規模的提高產量時,在幾經改進之后,大獲成功,這時人們才意識到,蒸汽機這玩意雖然消耗大量的煤,可它的生產……卻比人工更穩定,產出的棉紗質地也是極好,最重要的是,可以源源不斷地生產,瘋狂的擴大產能。
現在,通過改進飛梭,導致棉布的產量暴增。又通過了蒸汽紡織機,讓棉紗的產量也開始大規模的提高,回過頭,人們對于棉花的需求又變得巨大起來。
不少遷居去河西的世族,有不少從陳家獲得了大量土地的人家,對于這棉花就很有興趣,他們希望大規模的在河西種植棉花,當然,那里的氣候是否適合種植,還需時間來觀察。
現在市面上的棉花價格高昂,而且幾乎只要采摘出來,就不愁沒有銷路,已經屬于是一本萬利的買賣。
而棉布的推廣,也十分可怕,因為這玩意因為價格低廉且更舒適和保暖著稱,可比尋常的麻布,不知好多少。
來長安的商賈,十個人就有三四個,都是四處求購棉布的,希望購置這樣的棉花,而后帶回各自的州縣去。
陳家的紡織作坊開了這個頭,現在投資紡織業的作坊也日益增多,現在這棉布,已經成了硬通貨。
這棉布不但可以裁剪成衣物,還可以成為被褥,在尋常百姓人家那兒,都屬于必需品,需求量一直居高不下,沒有下降的趨勢。包括了軍中,也開始大規模的進行采購。
陳正泰坐著馬車回到了陳家,他剛剛下地,人還沒站穩腳根,門子便上前來報:“殿下,崔公求見。”
“哪個崔公?”陳正泰皺眉,一臉的困惑。
門子回答道。
“殿下,就是那個清河崔氏。”
現在陳家和崔家的合作很愉快,畢竟崔家需要陳家在河西一帶關照。
而陳家也需要借助于這天下第一大世族的影響力。
崔志正依舊還留在長安,雖然絕大多數和部曲和族人已經開始在河西定居。
可是無論遷徙到哪里,崔家也需在朝堂之中有影響力,因而,不少崔家人依舊還在長安為官,崔志正這個族長,自然也就不能免俗。
陳正泰立即去正廳見崔志正。
一見到陳正泰,崔志正便行禮:“見過天下,近來老夫看鸞閣有聲有色,很是為殿下高興。”
陳正泰看了崔志正一眼,便勾唇笑了笑:“這鸞閣,乃是陛下的意思,只是為陛下分憂,何喜之有呢?!?
無論陳家占了多少便宜,陳正泰總是一副愁眉苦臉的樣子。
仿佛生怕有人要借他錢似的。
崔志正心下了然,也沒在這個話題上過多的討論,而是朝陳正泰笑道:“殿下,我來此,是有一件事,想要稟告殿下。”
陳正泰已坐下,朝崔志正擺手說道:“來,坐下慢慢說。”
崔志正點頭,臉色拉起來,很是嚴肅地道:“殿下,我的侄兒,剛從高昌國回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衢州市|
南陵县|
富民县|
东乡县|
崇阳县|
东阿县|
郴州市|
自治县|
中宁县|
台南市|
若羌县|
韶关市|
平安县|
易门县|
大埔区|
石林|
当涂县|
贡觉县|
红安县|
牙克石市|
烟台市|
栖霞市|
静宁县|
南丰县|
雅安市|
克山县|
府谷县|
徐闻县|
海林市|
普兰县|
新干县|
洮南市|
巴塘县|
辽宁省|
揭东县|
乌恰县|
松滋市|
岢岚县|
台江县|
石柱|
木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