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三章:高昌新王-《唐朝貴公子》
第(1/3)頁
一封快報送到了西寧。
實際上,整個天策軍已經枕戈待旦了。
只等著從高昌來的消息。
而當快報一到,陳正泰忍不住歡呼雀躍。
現在的陳正泰,在大帳里,每日翹首以盼的,便是等著高昌來的消息了。
畢竟,此時的侯君集,已經率三萬鐵騎,直撲西寧而來,不日即到。
侯君集不是一個講武德的人,只要高昌不降,勢必要提兵殺入高昌。
而現在……問題終于解決。
關內對于棉花的需求非常大,大到什么程度呢。
想象一下,無數的棉紡作坊如雨后春筍一般的冒出來,可實際上,原材料卻是不足。
誰都知道棉紡有著巨大的利潤,可……絕大多數利潤,卻被棉花吃了。
而關內大量的田地,都妄圖進行種植糧食,甚至有不少人家,到了喪心病狂的地步。
畢竟,棉花的價格日漸攀升,而這種棉布,可以取代從前的麻布,這人們吃飽飯之后,對于穿衣的需求,已經大大的增加了。
不只如此……這玩意在各國,銷量也有巨大的預期,舒適、保暖且樣式還不錯的棉紡品,本就是所有人的追求。
英國人的工業,就起步于紡織,只不過他們的紡織業,主要需求卻是羊毛。
而棉花絕不會比羊毛的紡織品要差。
在這巨大的需求之下,高昌這樣的地方,簡直就是一座金山。
誰控制住了棉花,誰便捏住了無數作坊的軟肋。
陳家甚至不需建立任何紡織作坊,便可控制百姓們衣食住行中的‘衣’。
高昌國主不但投降,而且條件還低的嚇人,二十萬畝土地,在河西一錢不值,陳家在河西有的是土地。而三十萬貫錢其實也不算什么。
至于國公……陳正泰覺得這簡直就是降臣們的標配。
于是,當接到了消息之后,陳正泰立即帶兵啟程,穿過了戈壁,一路向西,率先抵達的便是金城。
這五千的天策精兵,抵達高昌城的時候,稍作了修葺,而后,派人去城中聯絡。
過不多時,便有人迎接了出來,此人乃是金城司馬曹端的主簿,叫陳錚。
陳錚匆匆出來,先來拜見陳正泰,陳正泰笑著道:“想不到在這西域之地,還有陳氏,可和孟津有關系嗎?”
“論起來,確實是一個先祖。”陳錚道:“其實都是潁川陳氏的分支。”
陳正泰感慨道:“可惜潁川陳氏已經聲名不顯了。”
陳錚很高興,不管怎么說,大家都是一家人,于是喜滋滋道:“城中的軍民百姓,無一不等待殿下入城。他們久聞殿下的大名,只是沒想到,此次乃是殿下親來。”
這是實在話,因為誰都知道,這陳正泰乃是大唐天子的駙馬,也是學生,是大唐少有的異姓王,這樣尊貴的身份,其地位比之宰相們還要高。
按理來說,高昌畢竟是小國,雖然看上去土地廣袤,可人口畢竟稀少,不過是十萬戶而已,名曰有四郡十三縣,可實際上呢,其實也就是大唐三四個州的實力。
要知道,大唐可是有三百六十多個州,一千五百多個縣的啊。
更不必說,這里的土地貧瘠,百姓們非常困苦了。
哪怕在西域,高昌已經屬于比較富庶了,可和大唐相比,形同乞兒也不為過。
即便是大唐派出一個刺史來接收高昌,也絕不會有任何人有什么異議。
可陳正泰親來,意義就完全不同。
“下官和軍中的幾位校尉們商議了一下,為了保障殿下的安全,想要凈空城中的……”
“不必啦。”陳正泰道:“勿擾百姓,我即刻入城。”
陳錚覺得這樣有些冒險,誰曉得會不會有不長眼的冒犯了這位郡王。
不過陳正泰既然已有了主意,他卻也不敢造次,只是唯唯諾諾。
隨即,五千人拱衛著陳正泰的車駕入城。
當先的乃是鐵甲重騎,這鐵甲騎士們個個魁梧,身披重甲,坐下的馬匹亦是矯健無比,也是渾身都是甲片。
上千鐵騎,仿佛一下子匯聚成了鋼鐵的海洋。
陽光照耀之下,身上的甲片折射出光暈,后隊的步兵營,以及護軍營紛紛川流不息的進入城中。
這天策軍人數其實并不多,可是給人感覺,卻好像是一座大山壓來。
無數的金城百姓偕老帶幼到了道旁,本是想要歡呼,可在此刻,竟都是鴉雀無聲。
只有馬蹄和精致的長靴踩過街道的聲音。
曹陽就在人群,他將自己的孩子擱在自己的脖子上,令他坐著,而自己的妻子則在一旁攙扶著曹母。
曹陽和自己的母親還有妻兒,已經不知道多少次述說過自己對于唐軍的印象。
當然……這個印象,只是從突厥騎奴身上窺見的。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克东县|
巴林右旗|
青铜峡市|
沁阳市|
三江|
浮梁县|
奇台县|
凤城市|
清远市|
盈江县|
卢龙县|
南皮县|
涿鹿县|
大安市|
会昌县|
香格里拉县|
南通市|
巩义市|
康平县|
应用必备|
盱眙县|
昌江|
盐边县|
平顶山市|
鄂伦春自治旗|
海城市|
渭源县|
博湖县|
同德县|
增城市|
图们市|
尖扎县|
通州市|
禄丰县|
遂川县|
镇平县|
河间市|
安阳县|
桓仁|
东山县|
普格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