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畢竟,司笙不愛說過往。 ——講述過往是那些認為自己曾年輕過、時代不屬于自己的“老人”最喜歡做的。 談話間節目已經接近尾聲。 一行人歷盡千辛抵達目的地,休整過后就進行最后的總結和表演環節。 這一路,許雯和楊玥的好感度敗了個徹底。 總結和表演時求表現,相較于安靜看著、問及時才說幾句的司笙,形成鮮明的對比。 彈幕: 【司笙:‘敢于挑戰,敬畏生命’,喜歡這種生活態度!】 【看到‘敢于挑戰,敬畏生命’,忽然釋然了。她為什么要因為自己的優秀挨打,粉上這樣一個人,不是會讓我們努力活得更好嗎?】 【哪怕她不需要,我也想粉她?!? 【恕我直言,許雯、楊玥,和司笙比起來,不是一個層次的?!? 【我錯了。以前覺得司笙是個斤斤計較的噴子,現在真覺得她活得豁達?!? 【經歷過多少才能在如此年輕的時候有這種感悟?她過多的技能總是讓我輕易忘記她的年齡……】 …… 就這樣,彩虹屁一直吹到司笙開始表演。 當司笙表演時,大家還以為她會拿出竹笛,心兒顫抖了下,沒想司笙只用了一片葉子,拿竹笛的竟是冬至。 一個音樂小天才,在這條道路上注定要走很遠;一個接地氣大佬,隨手一片葉子就能吹奏樂曲。 他們搭配,竟是誰都沒有遮掩掉誰的特色,純音樂也讓人聽得沉浸其中。 直到楊玥一語驚醒—— “冬至,你手上的是司笙的竹笛吧?” “尾端那個標志,好像有點眼熟?” 隨著她的話音落下,節目組還特別給竹笛尾端的標志做了個特寫,然后引得彈幕嘩然。 【臥槽?林羿的標記!】 【ly是什么,司笙的狗男人,還是前任?】 【肯定是前任,不然就司笙將竹笛吹成這樣,哪個做笛子的能受得了自己作品擱她手里糟蹋?】 【林羿是誰?】 【不知道林羿的請善于運用引擎軟件,你們會發現爆炸性新聞。】 【我知道蘇秋白是林羿的關門弟子。因為粉蘇秋白,稍微關注了一下,林羿送的竹笛都是有名有姓的,司笙名頭夠響亮,但在音樂圈就……所以,竹笛是假的吧?】 【肯定是假的啦??此倔蠜]坦白承認就知道了。心虛了吧。】 【萬萬沒想到會在節目最后吃到這么大一個瓜?!? 【最近林羿的假竹笛可真多,而且都是名人。前面有國家音樂學院的知名教授,現在有漫畫圈+娛樂圈的頂流……造假集團欺負林羿現在隱世不出門?】 【司笙知道假的還用?!】 …… 爭執不休的彈幕遍布全屏。 節目卻仍在繼續。 一聲鷹唳響徹天際,然后,畫面里的司笙站起身,一只雄鷹沖下來,穩穩在司笙手臂上停留。 這一畫面,讓彈幕停了三秒。 但同時,節目也以兩期首尾呼應的方式,結束了這兩期節目。 而這三秒的剪輯,無疑將這節目的熱度,再次沖上另一個頂峰。 【上一期節目里說是特效的麻煩麻利兒滾出來被打臉!】 【這是特效?!特效?!看他們嚇成那個鬼樣子就知道沒假了好吧!】 【我慕了。一個連鷹都喜歡的女人……】 【???我舉報!司笙開外掛!還踏馬開了一個又一個!】 【好想跟司笙做朋友,見識一下她的生活。這樣的人每天都能給人以新的驚喜吧?!? 【嚶嚶嚶想跟司笙做朋友。+1】 …… 跟上一期節目一樣,節目效果爆炸,熱度持續上升,居高不下,數據上竟是要比上一期更加好,看得圈內人眼紅不已。 短短倆小時,跟司笙有關的話題,前后上了十來個,每一次都能吸引新的觀眾進來。 ——業內人說:只要有司笙在,任何項目都可以省掉大筆的宣傳費。 《在路上》這個貧窮節目組現在深刻地感受到了這一點。 而且,節目觀眾粘性極大,節目播出之后,后面的特別剪輯版點擊量也在持續攀升。 同一時間—— 這一期的觀眾,都圍繞“司笙是個探險家的證據”和“司笙那個林羿竹笛是真是假”地話題展開,一時間帖子開了無數,遍布各大論壇和貼吧。 ------題外話------ 今天福利日。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