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卻說孟志堅得了江扶月一句帶條件的應允,轉頭就去了校長辦公室。 “小孟啊,坐。” “謝謝。” “這么急跑來找我,有事嗎?” “有!”他神情一肅。 校長也不由坐直。 “事情是這樣的……” 他把經過大概說了一遍,尤其強調了江扶月在物競方面的天賦。 “這是好事啊!這些年物競班一直在走下坡路,發現一棵好苗子就等于看到了新希望。” “所以我邀請江同學加入物競班,不過……”孟志堅雖然只是個物理老師,但也深諳說話的藝術。 校長追問:“是遇到了什么困難嗎?” “這個同學家庭條件不太好,所以我就想著跟您申請一下,能不能像奧數班那樣每個月也給咱們物競班發點補貼?” “這……”校長皺眉,目露為難,“不是我不同意,而是這些年物競班的成績大家都看到了,不溫不火,也沒個響。區里的撥款從前年就停了,奧數班有,是因為上面給了。如果可以,我當然希望兩頭兼顧,可實際情況不允許啊。” 孟志堅正色:“這樣真的不好。” 校長:“?” “既沒做到學科公平,還剝奪了學生用知識創造財富的權利,更打擊了一中學子未來在物理領域探索未知、努力拼搏的積極性。” “這、這么嚴重?”校長驚。 孟志堅點頭:“很嚴重。” “但物競班沒讓人看到希望,這是事實。” “江扶月就是希望。” “拿什么證明?就憑你剛才說的那些?做了多少試卷?花了多少時間?小孟,你也是資深教師了,成績說話這個道理,不用我教吧?” 孟志堅陷入沉默。 校長語氣稍緩:“……馬上就是第三次月考,如果江扶月能證明自己的實力,那一切好商量,如果不能……物競班還是保持現狀比較好。” 不是他不相信孟志堅,而是物競班折騰這么些年,什么方法都試過了,也沒看半點水花。 一個江扶月又能改變什么? …… 無論如何,月考還是如期而至。 上午九點,語文開考。 閱讀題部分70分,包括現代文閱讀和古詩文閱讀兩大類,難度正常,沒有超綱。 江扶月用了半個鐘作答。 接下來是表達題部分,共計80分,其中語言文字運用20,寫作60。 早在動筆前,江扶月瀏覽全卷的時候,就看了這次的作文題——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