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環境清幽的茶樓,焚香裊裊,箏樂聲聲。 古樸的大門推開,亭臺廊腰,假山竹林。 彼得一路走來,好奇地左顧右盼,不時發出驚嘆聲。 徐開青:“我聽說你看過《紅樓夢》?” 彼得:“當然?!? “那你知道劉姥姥嗎?”他特地用中文強調“劉姥姥”三個字。 彼得眼神一虛:“當、當然?!? “你跟她還挺像?!? “啊?” “高大,粗壯,進茶樓的時候,跟她進大觀園一模一樣。” 彼得聽懂了“高大”和“粗壯”,至于什么“大觀園”……那不重要。 他當場抬臂,秀了秀自己發達的肱二頭?。骸笆堑模腋鷦⒗牙岩粯?!” 江扶月沒忍?。骸班邸? 彼得目露疑惑,悄悄問徐開青:“chou在笑什么?” 徐開青:“可能是看到了一頭大笨牛?!? 彼得:“?”牛?哪來的牛? 三人停在一扇木門前,門中間掛了一塊牌子,用漂亮的楷體寫著“楓雅居”三個字。 江扶月推開門,走進去。 徐開青和彼得緊隨其后。 隱隱茶香飄來,不遠處的案幾旁已然端坐一人,此刻正煮水烹茶。 江扶月:“介紹一下,這位是……” “不用了?!毙扉_青擺擺手,“西北研究所,明聿明教授?!? 明聿頷首:“徐老?!苯又洲D向彼得,用英文招呼道,“又見面了,德魯克教授。” 彼得立即熱情地張開懷抱:“噢, ming,沒想到能在這里見到你?!? 三人都是物理學界的科研大佬,所在分支領域的佼佼者,彼此認識一點也不奇怪。 比如,徐開青和明聿就是在一場勛章授予會上結交,兩人同時作為勛章獲得者站在領獎臺上。 之后徐開青又帶著手底下一群博士生,去西北研究所考察。 上臺作報告的人就是明聿! 這一來二去,兩人很快熟悉。 平時涉及對方所在分支領域的專業問題,經常用郵件的形式進行溝通交流。 至于老彼得和明聿就更簡單了,兩年前加利福利亞洲主辦的熱核物理研討會,明聿和老彼得先后上臺作報告。 下來才發現兩人居然是鄰座。 之后三個月,明聿留在南加大學實驗進修,老彼得為他提供了許多生活上的便利,以及學術上的靈感。 回國之后,兩人依然保持聯系。 江扶月:“既然大家都認識,那就好辦了。老徐,你之前說的那個實驗瓶頸……” 雅致的茶室,明明是四個人的交流,可氛圍和效果卻堪比萬人報告大廳。 知識在這里碰撞、新生,思維在此處摩擦、生熱。 交談中,不免提及s-sa內網科拍站。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