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江扶月這是不做就不做,一做就干了票大的。 等蕭山到了實驗室,果然看見坐在電腦前導入數據的江扶月。 她穿著白色實驗袍,長發束成高馬尾,目光專注。 蕭山張了張嘴,突然之間好像變得不會說話。 半晌,他才開口:“校外那么多記者,你倒好在這兒躲清靜。” 江扶月手上動作沒停:“反正你會處理,我就不操那份心了。” 蕭山嘴角一抽:“……”她還挺理直氣壯。 不過…… “好歹抽個時間去見見那些記者,對你,對明大,都有好處?!? “嗯,我知道?!苯鲈曼c頭,“你看著安排吧。” 過了兩秒,她又說:“但我建議最好再等一個星期?!? 蕭山皺眉,目露疑惑:“有什么特殊的理由嗎?” 江扶月勾唇:“讓子彈再飛一會兒。會更好。” 蕭山:“?”電影看多了? 疑惑并未持續太久,很快,他就知道了原因。 在距離江扶月論文登上《nature》僅兩天之后,又一重磅驚雷投下。 她的另一篇生物學領域論文《解析活性的人組蛋白pre-mrna 3'末端加工復合物的三維結構》發表于最新一期的《science》之上。 《science》和《nature》地位相當,都是世界級的權威學術期刊。 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如果博士階段,能在兩者中任意發表一篇論文,那么留校的時候,妥妥直升副教授。 如果能拿下兩篇,那教授職稱基本就沒跑了。 這可難為了明大一票學生,在此之前,少爺小姐們根本不知道什么是《science》、《nature》,就算聽過,也并不清楚它們在學術界代表的權威和榮耀。 因此,最近幾天校園內隨處可見拿著手機瘋狂檢索這兩本期刊的學生。 然后—— “臥槽!以為就是兩本雜志而已,沒想到這么牛x!” “剛看到一個網友的留言,說如果有生之年誰能給他一篇cns,他愿意mpg(賣pigu)!” “月姐一出手就拿下倆,這是什么水平?” “國內迄今為止無人能及的水平,嗯,就是這么簡單?!? “月神不愧是月神,請接受我的滑跪?!? “得!那群記者又要來堵校門了!” “兄弟們,我有種很強烈的預感,明大要起飛了,大家趕緊坐穩!” “抱穩月姐的粗大腿,咸魚也能變肥美~” “已經想不到什么合適的詞可以用來形容月姐——天才?太俗氣。牛人?又太粗魯?!? “……” 別說明大眾人驚嘆不已,就連徐開青和老彼得這兩個和江扶月在同一個實驗室進進出出的大佬都覺得不可思議。 “我就奇了怪了,你成天在我們眼皮子底下晃,跟進合作項目,哪來的時間和精力同時進行另外兩項不同領域的研究?” 還分別投了《science》和《nature》。 “瞞得夠嚴實啊?” 江扶月輕咳:“早就投出去了,又不是最近才投的。” 徐開青:“……” 老彼得抱著ipad,打開最新一期《science》和《nature》的電子版,把江扶月那兩篇論文找出來,從頭到尾看了兩遍。 隨后表情夸張地驚嘆道:“噢!chou,你簡直就是學術界的bug!交叉學科領域的全能天才!” 而此時,蕭山卻坐在辦公室里,手指摩挲下巴,靜靜思考—— 這就是江扶月讓他推遲一個星期安排記者采訪的原因? 一篇是訪,兩篇也是訪,弄到一起更省事。 所以,她早就料到自己還有一篇論文會登上《science》! “嘖……” 不過,為什么是一個星期? 明明只有兩天而已。 蕭山暗搓搓想,再料事如神又怎樣,時間不也還是沒估準嗎? 江扶月也沒那么無所不能! 但事實證明,該打的臉,遲早還是要打回來的。 而江扶月真的無所不能。 因為—— 三天后,前方再度傳來捷報。 江扶月又一篇論文《小膠質細胞通過補體依賴性突觸消除介導遺忘》(microglia mediate forgetting via orgplement-dependent synaptic elimination)被《cell》收錄在最新一期雜志中! 至此,江扶月集齊世界三大頂級學術周刊——《細胞》(cell)、《自然》(nature)、《科學》(science)! 而時間剛好就是—— 一個星期! 蕭山獨自坐在辦公室,手抖到端不穩查茶杯。 她還是人? ------題外話------ 兩更合一,五千字。 今天的月姐繼續光芒萬丈~ 注:相關資料來源網絡,請勿考究。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