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諾貝爾醫學獎不允許自薦,每年會給有能力和資格提名的人發送機密文件,由他們推薦獲獎人選。 候選人通常有1000-2000個。 每年2月評委會會對推薦的候選人進行篩選、審定,而這個過程完全保密。 7月到8月公布提名名單。 10月才會正式公布獲獎者。 12月頒獎。 八月公布的這個提名名單,也叫“野生名單”。 剛才說過,諾獎篩選過程完全保密,所以這個名單自然是非官方的。 過去就有獲獎者并不是出自這份名單的情況。 所以,外界開始歡呼慶祝的時候,兩個當事人并沒有多興奮。 江扶月覺得謝定淵拿獎的概率比較大,至于她自己……還是算了吧。 估計是西方媒體看她話題度高,所以拿出來博眼球。 有點類似于“飯圈”的遛粉行為。 對此,不少科研大v和這方面的專家也紛紛在社交媒體上科普—— 博一學長v:【名單非官方,可信度還要打個問號,某些粉絲恐怕要空喜歡一場了。】 當代錢學森v:在【討論江扶月能否拿獎之前,先給大家看一組數據—— 諾貝爾醫學獎在1901年至2050年期間總共頒發了140次,有249位獲獎者,其中僅有22位女性獲獎。 所有的獲獎者的平均年齡是58歲,其中男性獲獎者平均年齡是57.7歲,而女性則是63.5歲。 綜上就不難看出,江扶月不管從性別,還是年齡,都不占優勢。 大家與其盼著江扶月拿獎,做這種不切實際的夢,還不如期待一下謝定淵。他應該是今年諾貝爾醫學獎的大熱門。】 學術圈那點事兒v:【江扶月拿獎概率0.33%,謝定淵拿獎概率45%,坐等10月】 不管網上,還是學術圈,看好江扶月的人并不多。 就連她自己也清楚不太可能,所以從沒把那份名單當真。 并非不自信,而是足夠清醒,對形勢,也對自身,有著客觀的認知。 反正她還年輕,以后有的是機會。 順其自然,該拿獎的時候,自然就會輪到她,不必強求。 謝定淵:“你倒想得開。” “這叫心態好。” “有沒有一種可能是我們一起拿獎?” 江扶月從他懷里掙扎著起來,實在忍不住,翻了個白眼兒:“你還真敢想。” 男人摸摸鼻子,把她拽回去,摟緊:“想想又不犯法。你說以后咱倆的孩子看到他爸媽一起站在諾貝爾領獎臺上,得多驕傲?” 江扶月:“?”孩子?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