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而且,那還是另一個時空的故事了! 可是,摸著手里這把看上去平平無奇、連個logo都沒有,但實際上是楊涵十年前找人在國外找頂級大師專門定制,不談收藏增值、原價格都超過二十萬的民謠吉他,楊涵還是能夠找到曾經熟悉的那種悸動感。 這就是舞臺啊! 當然,也只是心里激動,楊涵沒有緊張。 定了定神,楊涵表情很平靜,動作都很自然地轉身,向樂隊老師的方向輕輕地鞠了一躬,表示自己做好了準備。 沒有排練,但這些頂尖演奏老師跟楊涵的配合好像已經練過好多遍一樣,楊涵剛剛輕輕地勾彈起了吉他,電子琴模擬出來的口琴聲也跟著幽柔悠揚地響了起來。 現場的音響效果真的很好,樂器的演奏一點回聲都沒有,還清晰無損地傳遍了整個場館! …… 聽到吉他的聲音,而且不只是現場的環繞聲,導師們還能隱約聽到比較“近距離”的彈奏,卓萱忍不住轉頭看向魯雨伯,問道:“自己彈的還是樂隊伴奏?” 魯雨伯皺著臉,手指豎著搖了搖,好像很認真去聆聽,然后下了判斷:“有自己彈!應該是自己彈了吉他!” 別看他們只是討論一下這個問題,實際上,魯雨伯和卓萱都有了一個初步的印象:這個學員彈吉他的水平不錯,他們那么挑剔的耳朵,竟然沒有聽出來他跟樂隊老師水平的差別! 不過,前奏沒有多長,很快,這個學員的歌聲也傳了過來。 “當你走進這歡樂場,背上所有的夢與想……” 聲音很好聽啊! 卓萱和魯雨伯再次對視了一眼,他們能夠很明顯的感覺到這個學員和其他登臺學員的不同。 不只是低沉磁性,很有辨識度這樣的特點,更主要的是他唱得很穩,這種開頭比較低的歌,如果緊張的話,很容易唱疵的! 而這個學員穩穩地駕馭住了,而且并不是單純的低沉,他還嫻熟地用上了一些轉音的技巧,讓像“夢與想”類似的詞語,唱出了一種稍顯空濛的層次感。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