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爸爸的話如雷貫耳,楊若伊心服口服地點了點頭。 “其次是市場導向,你既然要做這樣的事業,那就不是做一個公開的livehouse了,你們不會把場地租給別人做表演,而是以你簽約的那些歌手、訓練生為主要演出者,然后以觀眾的需求、市場的風向為導向,去編排每天晚上要表演的歌單。” 楊若伊疑惑地問道:“可是,有些人想要唱自己的歌呢?就好像,爸爸,你來我們場地唱歌,我們不可能叫你唱別人的歌吧?” “你爸爸唱的歌就是流行歌,這個你別擔心。”楊涵開了個玩笑。 “好吧,說正經的,你這種情況,我覺得可以分成兩種,一種是白天場,一種是夜晚場,白天場你可以不收門票,吸引一些散客來消費,他們在里面喝茶、喝咖啡,聽你簽約的那些歌手唱歌,想唱什么唱什么,這個沒有影響。” “但晚上就是要做成賣門票的演出了,具體怎么編排,爸爸也只是給個初步的建議,你可以根據經營的情況,不斷地調整你的策略。” “只是你要明白一點,就是你跟爸爸不一樣,爸爸開1揚文化的時候,沒有什么目的,也沒有想過要把這家公司做到多好,只是覺得有必要有一家經紀公司,來打理我們的藝人工作,如此而已。” “可是你是有目標的,既然決定要幫助更多人實現夢想,你就不能想著像爸爸這樣佛性管理,把人都簽進來養老,這不行。你要想辦法,把你這個項目做大,開一家不夠,你要爭取把這個模式做成功了,然后拓展第二家,第三家,羊城、魔都、京城,還有鵬城、渝山市等等,就好像livehouse能夠養活很多樂隊一樣,你要是做好了,你就能養活很多懷才不遇的音樂人、很多需要蟄伏等待爆發的藝人。” 楊涵在說這些的時候,楊若伊靜靜的,也很認真地聽著,她兩只漂亮的大眼睛似乎也在綻放著熠熠的光彩。 楊涵不知道女兒這種天真的想法能不能做出來,或者說不知道她能做到什么程度,因為盡管有地球上開心麻花、德云社、大型女團小劇場,以及livehouse這樣成功的案例在先,但楊若伊要做的,卻是一個完全不一樣的方向,風險依舊在,而且第一個開拓者也需要熬過很漫長的一個發展期,甚至需要時間來等市場變得成熟…… 但楊涵在女兒身上,看到了她媽媽的影子,當初那個傻媳婦,不也是帶著一腔熱血,就搞起了比較基礎、也可能沒多少人感興趣的樂理培訓嗎? 不管成功與否,楊涵都想支持女兒去做這樣的嘗試。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