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朝堂紛爭-《鎮(zhèn)國輔君》
第(1/3)頁
那騎士背插三道紅翎,代表的是緊急軍情,耽誤不得!
在士兵的粗暴驅(qū)趕下,擁擠的城門勉強開出一條小道,騎士策馬飛奔,速度絲毫不減,閃電般通過了城門,大喊道:“松州大捷!趙將軍斬敵四萬余,匈奴大敗!”
“這……”門將呆立原地。
騎士策馬直奔皇城,此時早朝未散,得知這個消息,眾大臣振奮不已。
御階之上,垂下一串珠簾,太后沈檸坐在里面,喜道:“先帝在時,便常常夸贊趙將軍,稱其文武雙全,乃國之大將,今遇匈奴,一力挫之,果不負(fù)先皇所托!”
自晉朝開國以來,便深受匈奴之害,幾乎每年都會來邊境劫掠一番,百姓苦不堪言。
晉朝只能收縮防線,委曲求全,如今這場大勝,當(dāng)真是一支強心劑,特別是在這種權(quán)力更替的緊要時刻。
朝堂之上,站在最前方的三位托孤大臣——太子太傅王端陽,御史大夫陸宜中,以及信國公韓炳業(yè)。
王端陽已是古稀之年,手中拄著拐杖,微微駝背,但精神矍鑠,此時道:“王師在外,克敵制勝,此乃眾將之功,應(yīng)當(dāng)嘉獎!另外,松州乃苦寒之地,嚴(yán)冬將至,軍中所需糧草軍械棉衣等物,也要加緊運送過去!”
沈太后的目光透過珠簾,看向戶部尚書胡季添,胡季添面露難色,拱手道:“啟稟太后,近年來天災(zāi)不斷,國庫空虛,早已入不敷出,如今大軍駐扎在外,人吃馬嚼,每天都要數(shù)千兩白銀,微臣實在支應(yīng)不起啊!”
“將士們?yōu)閲鴼常y道還要餓肚子不成?”
“這……”胡季添吶吶不語。
“王老不必動怒,國庫本就入不敷出,這是事實,胡尚書也無能為力!”
有一人走上前來,給胡季添解了圍,他朝太后拱手道:“榆林軍乃百戰(zhàn)之師,趙將軍又是先帝贊譽過的大將,論起作戰(zhàn)勇猛,必不輸于匈奴,何必固守呢?臣以為當(dāng)趁著大勝之機,全力出擊,一舉擊敗匈奴,掃平邊境之患!”
這人二十多歲年紀(jì),十分年輕,卻穿著五品的緋色朝服,顯出身份不凡。
周圍官員神色各異,心里犯起了嘀咕,紛紛望向側(cè)前方站立的信國公韓炳業(yè),因為這個年輕人就是他的長子,前不久剛從南京調(diào)來長安獲封虞安縣子的韓元宏。
“萬萬不可!”
王端陽道:“匈奴經(jīng)此一敗,雖有損傷,但遠(yuǎn)不到傷筋動骨的程度,匈奴騎兵歷來兇悍,極擅長奔襲沖陣,出城決戰(zhàn)無異于羊入虎口!”
“王老何必自輕?”
韓元宏道:“我朝精銳邊軍三十萬,全部聚集在松州城內(nèi),匈奴只有十萬余人,何懼之有?匈奴欺我朝已久,如今正是一展國威的大好時機,需讓天下人知道,我大晉不是任人欺辱的!”
這番話說的豪氣,讓人心動不已,可對于熟知匈奴戰(zhàn)力的大臣們來說,卻是一句空話。
若匈奴真的那么容易對付,太祖皇帝三次征討為何會無功而返?
先帝舉全國之力再次大敗,這些都說明了匈奴人的強悍與恐怖,不是靠人數(shù)就能彌補的!
“信國公覺得如何?”沈太后詢問。
韓炳業(yè)緩緩道:“松州城乃邊境重鎮(zhèn),為抵御匈奴,城中常備軍糧,足夠三十萬大軍食用,縱有碩鼠貪盜,也不該一掃而空,臣推斷松州城內(nèi)必有存糧,然而趙守庭卻打著‘缺糧’的旗號,屢屢索要物資,說是儲備,可真實目的,卻令人懷疑!”
此言一出,眾臣嘩然,這幾乎是明著說趙守庭別有用心!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都兰县|
庆安县|
商南县|
喀喇|
枣阳市|
鄢陵县|
和田县|
宝应县|
班玛县|
砀山县|
青铜峡市|
深水埗区|
克什克腾旗|
清徐县|
桐城市|
龙川县|
望城县|
翁牛特旗|
丰县|
海口市|
故城县|
临泉县|
潼南县|
华阴市|
石阡县|
都兰县|
诸暨市|
昌宁县|
温泉县|
安福县|
兰溪市|
抚远县|
德化县|
双峰县|
长宁区|
双峰县|
原阳县|
高淳县|
山西省|
韩城市|
共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