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回家的誘惑》,其實是芒果臺的定制劇! 定制劇是什么沒意思? 簡單舉個例子,《紙牌屋》是一部網(wǎng)絡(luò)定制劇,由視頻網(wǎng)站投資,影視公司制作… 咱們國內(nèi)不太一樣,芒果臺定制了《回家的誘惑》,但是投資方、制作方依然是夢溪公司,當(dāng)然,芒果臺也投了一點錢,差不多1000萬的樣子… 劇集做出來了,要賣錢了。 第一選擇當(dāng)然是芒果臺。 《回家的誘惑》總成本3500萬——因為太長,95集… 芒果臺單價58萬… 額,說實話,距離沈夢溪預(yù)期的價格差了老遠。 58×95=5510萬… 肯定是賺錢了! 而且賺了兩千多萬… 看著還不錯,盈利率達到60%了。 但是,得分給芒果臺30%給芒果臺吧?人家也是投資方啊! 最重要的,《回家的誘惑》平均收視率接近3%,最高的收視份額到達過驚人的26.7%,創(chuàng)造了芒果臺除了《還珠格格》以外最高的收視記錄! 一直到《人民的名義》才打破了《回家的誘惑》創(chuàng)下的各種記錄… 你說,這樣一部電視劇,憑什么只能賺這么點? 趙勁松點頭:“我也覺有點低了,咱們出品的劇,盈利率都在100%上下…” “那你覺得多少合適?” “怎么著也要70萬一集!” 沈夢溪翻了翻白眼,然后道:“100萬一集,我都覺得低了!這樣的片子,收視率不可能低于2%!” 趙勁松琢磨了一下,提議:“…要不,咱們簽個對賭協(xié)議吧?” “跟芒果臺對賭嗎?” “對,既然你有信心,咱們就簽收視率對賭!” 收視率對賭很正常,電視臺在購買電視劇作品與制作公司產(chǎn)生較大價格分歧時,雙方討價還價過程中產(chǎn)生的“妥協(xié)方案”,例如電視臺預(yù)估體系認為某部作品應(yīng)該50萬一集,而制片方則認為合理價格應(yīng)為80萬。 協(xié)商無效,就進行“收視率對賭”,具體條款千差萬別,但核心是雙方約定一個收視率,如果達不到這一約定數(shù)字,制片公司將無法得到賣片款。 “…行,那就簽,以2%為基準,超過0.1個百分點,單集價碼上漲3萬!” 趙勁松:“五萬吧,這樣咱們有回旋余地…” “具體談判,你去談…” 沈夢溪看了看日程表,然后道:“《媳婦的美好時代》快拍完了,咱們也該邀請各大電視臺探班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