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沈夢溪正在看剪輯后的素材… 主要想研究陳保國的演技,看了半天,也沒研究出所以然——一點也不炸裂… 木著一張臉。 所以,成功的演員,更多的是讓觀眾忘記演技二字,忘記去顧慮演員的表情是否符合這個角色,而是全心投入,沉浸其中! 好的表演是你永遠在演一個人,而不是所謂的演戲! 當然,這是個人品味問題,不是審美問題… 就有人覺得小馬哥的咆哮派很好,那也沒毛病… 聽到趙勁松還有編劇黃珂的話,他搖頭:“這不行,加一集孫大浦和齊培林的密謀,否則,觀眾與戲中人物獲得信息量會不均衡,這樣會導致觀眾代入感的缺失。” “電視劇最重要的就是代入感!” “還有,你也太神話水手的能力了,水手當然有能力,但更多是因為八局已經分崩離析,你加的那集可以詳細說說八局分崩離析,所以他們才借著水手的謀劃,順水推舟,說服自己心中日漸崩壞的信仰,把一切推到了李伯涵的身上!” 黃珂琢磨了一下,然后點頭:“行,我馬上去寫!” 沈夢溪走去劇組,剛好這段拍完,演員們還有導演劉進過來打招呼。 嗯,半年沒見,劉進瘦了不少… “聽說你壓力很大啊!” “…兩個戲霸一起合作,您說呢?” “還好吧,道明老師、保國老師都是講道理的人,你只要能說服他們,他們肯定愿意聽你的!” “…你都不知道道明老師剛開始演劉新杰,身上總帶著那股子帝王氣,別扭的很!” “正常,越是資深的演員,演起戲來,越容易匠氣,讓他們表演復雜的心情,展現多層次的心理狀態,他們能輕易夠做到,但是演一些簡單的戲,就有點難了…” “所以,我跟導明老師吵了好幾次,我想要的劉新杰慵懶、散漫、自由一點,但他給我展現的總是心事重重…” 這個算是一種進化過程,起初不懂技巧,新人演員們只能用真情實感,比如哭戲,一些新演員很難真哭,一旦哭又很難抽離出來,要等兩個小時平復心情。 演到一定程度有了足夠的技巧,演戲會不動心——從1號到10號都有表情模式給你,要什么給你什么,但這樣表演過于符號化。 再到一定程度,明白了什么叫大道至簡,回歸最初狀態,這樣才叫演技大成…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