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跟《天地大沖撞》、《天崩地裂》、《活火熔城》沒啥區別… …… “這電影本身沒什么…我們要研究的是《2012》的網絡營銷!” 《2012》的宣傳太值得研究了… 就瑪雅文化這種東西,知道的人很多嗎? 怎么就瑪雅人預言世界末日? 趙勁松反駁:“這還叫沒什么?” “…過段時間,《阿凡達》上映,你就知道我所言非虛了!” “《阿凡達》?” “…一部3d科幻電影,特效水準遠超《2012》,事實上,《2012》里的特效并不算先進,最多只能算好萊塢中等特效水準…” 宋航也點了點頭:“《2012》在內地發行了1900多個拷貝,索尼、中影、華夏,以及全國的院線都憋足了勁要在賀歲檔來臨之前最后搞一把了!” 要知道,《建國大業》才發了1450個拷貝。 以《2012》的發行規模,票房要是少于2.5億都不好意思出來見人… 當然,我們都知道《2012》最終票房止步4.55億… “先不聊這個,《花木蘭》11月27號上映…” “你看看這篇報道吧!” 沈夢溪接過報紙,上面寫著‘饕餮大餐又怎樣?2010賀歲檔競爭慘烈度分析…’ 《阿凡達》確定好要在1月2日上映后,各家電影公司排兵布陣,《花木蘭》提前到11月底,《那些年》、《刺陵》在12月9日率先攔截《風云2》,《三槍拍案驚奇》12月11日登場,《十月圍城》劍指12月18日,傳言中的12月18日三大片撞車已經消散… 陸續還有《孔子》、《錦衣衛》、《未來警察》、《大兵小將》、《蘇乞兒》、《越光寶盒》、《葉問2》、《花田喜事2010》、《東風雨》、《阿凡達》、《無人區》、《財神到》、《全城熱戀》… 車輪大戰,一觸即發。 競爭慘烈度,也隨檔期調整、消費變化、佳片集群而不斷升級。 這是孟曉靜寫的稿子——盤點賀歲檔… “你想說什么?” “這么多電影,我們要做的就是保證基本排片的基礎上,努力爭取口碑!”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