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國慶檔早就已經是公認的大檔期了。 2009年年底,一堆立項的電影項目——大部分都是煤老板投資。 再加上《阿凡達》肆虐了三個月,這就導致了很多原定上映的項目不得不往后推移… 于是出現了今年國慶扎堆上映的情況。 《山楂樹》、《精武風云》、《劍雨》、《狄仁杰》,這是不,隨便放一個進清冷檔期,都能拉動大盤! 偏偏這個時候,《失戀33天》上映了! 而且獨占鰲頭。 這么說吧,9月28號《劍雨》上映,幾乎沒有引發多大風潮,院線本來還給了30%的排片,到了晚上,直接把原定的放映廳讓給了《失戀33天》——沒辦法,《劍雨》的上座率忒低了! 而且,從25號開始,天涯、貼吧開始流傳一則吳羽森先生的流言:打壓大陸演員… 流言這種東西,不要看本人的說法,要看他的做法! 歐陽娜被各種帶節奏TD,人家在國慶晚會登臺演唱《我的祖國》——甭管是不是心甘情愿,偶像的力量還是有的! 吳導演這么多年做了啥? 捧了林志靈,而且用趙巴菲捧出來的! 據統計,從美國回來后監制的7部電影一共用了11位臺灣演員,創造港臺導演培養單一地區演員之人數之最! 《赤壁》和《劍雨》加起來一共有9位臺灣演員,近10年來投資9000萬以上華語片里,臺灣演員超過兩人次做為大合拍片主演的只有這兩部! 作為一個導演就應該將最優秀的電影作品奉獻給觀眾,這樣才不辜負觀眾的熱情和支持。 優秀的影片很關鍵的一環就是起用優秀的演員,如果拿一些沒有任何演技可言的人去演戲,哪怕投資再多、素材再好、制作再精良、炒作噱頭再花樣都是對觀眾的極大不負責任,都是在欺騙觀眾的感情,最終必然被觀眾無情的拋棄。 作為一個優秀有號召力的導演一定要有在影片中注入自己的思想,而這個思想是積極向善的,絕對不是一種狹隘的自私自利心態。 恰好白鴿就犯了這種大錯! 作為一個成熟的導演,居然有這種思想和行為,顯然很不應該,反過來說他的這種思想和行為,說明他的人格并不成熟。 所以,被帶節奏怨誰呢? 所以,《劍雨》沒人買賬,怨誰呢? …… 沈夢溪沒有太關注《劍雨》,直到首日票房400萬之后,就不管了… 400萬… 《失戀33天》次周末第一天票房1900萬,零頭都吊打它…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