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孔卓聽懂了牧之的話。 但他理解不了牧之的境界。 就好像他身為衍圣公傳人,無論如何都不會背叛儒家。 在孔卓看來,人是不可能背叛自己階級的。 所以他之前一直認為牧之針對儒家是為了整頓朝廷上下的風氣,提高吳國的綜合國力。 吳國立國已超百年,國內弊病漸多,苛捐雜稅、土地兼并、階級固化等問題越來越嚴重,明眼人都能看的清楚。 一般來說,到了這個階段的王朝都會進行內部改革,由名相或者明君主導,然后大概率會以失敗告終,最多幫某個朝代續命幾十年,但依舊改變不了這個王朝既定的命運。 在孔卓眼中,牧之身為皇帝,勵精圖治,從已經腐朽的儒家入手,雖然很令人震驚,但并沒有超過他的認知。 不過現在,孔卓意識到自己錯了。 牧之的境界比他猜測的要更高。 牧之想要的,也絕對不僅僅是單純的提高吳國的國力。 這明明是從根本上重塑這個國家的制度。 原本信心滿滿的孔卓,感覺腿肚子有些軟了。 讓他革儒家的命,做董仲舒,孔卓是有這個膽子的。 但是讓他革皇權的命,做制度的掘墓者,孔卓沒有這個膽子。 別說他了,現在天下人除了牧之,誰都沒有這個膽子。 “陛……陛下,您是在開玩笑吧?” 牧之看向孔卓,眼神中有毫不掩飾的失望。 “朕以為給你們的壓力已經足夠大了,沒想到你們被逼到這個份上依舊還沒有拋棄幻想準備戰斗。” 這難道就是階級的軟弱性嗎? 葉尚書那邊也一直按兵不動,李夫子那邊連死都不敢死,孔卓這里孔家都快完蛋了,依舊不敢產生反抗皇權的意識。 牧之沒有想到,這群人居然這么能忍。 忍者神龜吧? 他錯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