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他還在比薩斜塔做了著名的雙球試驗,從而證明了果不計空氣阻力,輕重物體的自由下落速度是相同的,即重力加速度的大小都是相同的。 推翻了人們奉為圭臬的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借直覺和觀感作出過這樣的結論:重的物體下落速度比輕的物體下落速度快,落體速度與重量成正比。 你知道這意味著什么嗎? 意味著歐洲人已經在天文學,算學,格物學走到了一很高,很深的程度,如果把這些學問在再做進一步的研究,世界很可能將會給我們敞開另外一扇大門?!? 馮英對云昭說的這些話,每一個字她都聽懂了,可是,當這些字和在一起之后,馮英發現,她其實什么都沒有聽明白。 ”可以派人把這個叫做伽利略的人請回來。“ 云昭搖搖頭道:“請不回來?!? 馮英皺皺眉頭道:“那就抓回來?!? 云昭瞅瞅這個越來越和他心意的強盜婆子道:“他死了。” 馮英有些難堪的道:“那就算了?!? 稍微停頓了一下,馮英又道:“夫君之所以在大明周邊倒行逆施,完全是因為要跟歐洲人比一下?” 云昭轉過頭幽怨的瞅著馮英道:“你也說我在大明周邊奉行的是倒行逆施的政策?” 馮英尷尬的笑笑道:“您確實有些急功近利了。” 云昭嘆口氣道:“沒法子,我們不去占領,歐洲人就會趁虛而入,天賜而不取,會受到天罰的?!? 馮英點點頭,深以為然。 對于國內的這點呼聲,云昭其實是不在乎的,因為這些呼聲在國內受到的支持力度,完全比不上批評他們的聲音。 云昭之所以準許《藍田日報》把他們的文章刊登出來,其中鞭尸的意味很是濃厚。 大明農夫都知道只要自家地里的莊稼長得好,誰去管別人家的地里的莊稼遭災呢? 所以,這樣的辯論僅僅在學術圈子,以及官員圈子中間有一些影響,至于大明百姓,他們覺得這些人說的事情距離他們太遙遠了。 云昭已經在報紙上發布了一篇評論員文章,呼吁朝廷在無人區開放一千畝土地的土改政策,準許大商賈們進入這一土地領域,為大明生產更多的糧食。 這篇文章自從面世之后,褒貶不一,支持者都是一些既得利益者,包括大商賈,大工廠主以及一些富裕起來的官員。 對這一篇文章批駁最厲害的卻是國相府的署名文章,他們在文章里痛斥這種短視的行為,他們甚至認為一旦放任這些大商賈們開始集中作業種田,大明的糧食價格一定會出現一個暴跌的過程。 這樣做的后果就是會嚴重傷害自耕農的利益。 讓好不容易才踏上富裕道路的大量自耕農們陷入破產的邊緣。 總之,中華五年,就是一個爭吵的年份,人們根據這兩篇報道,想出來了無數的衍生想法,很多奇思妙想,即便是云昭看到了也目瞪口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