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人的嘴啊-《明天下孑與2》
第(1/3)頁
第八十二章人的嘴啊
中華七年到來了。
云昭看完了最后一個縣送上來的報告,慢慢地合上文書,就站在窗前瞅著灰蒙蒙的天空沉默不語。
報告里的消息很好,至少糧食問題得到了徹底的解決。
不過,在每一份報告后面都夾帶著監察部的評語。
評語里面談的問題很多,被秘書黎國城一一總結出來之后,足足有數萬條。
經過云昭批閱之后,又下發給了張國柱,由國相府具體執行整改。
通過此次大規模的調研,云昭發現,大明確實已經基本上解決了吃飯問題,有毛病的都是一些邊邊角角的小問題,看來,官府下一步要做的事情就是行政精細化。
戰亂的時候,人們紛紛逃離平原富庶地區,去了深山老林里過活,現在,天下安定了,百姓們就該離開生活不便的深山老林,回到平原上居住。
隨著大明人口不斷地增加,平原上的土地逐漸不夠用了,各地官府就開始有組織的將沒有土地的百姓向人煙稀少的平原地帶搬遷。
只不過,這一次大移民,官府不再是把百姓像攆羊一般攆到搬遷地,然后隨便給點種子,農具什么的就不管了,而是有規劃的設置移民點,在百姓搬遷到地方之后,住所,土地,道路,以及水源地,水利工程,必須就位。
必須保證這些地方將來能通火車。
必須保證百姓在冬日抵達搬遷地之后,開春就能開展生產,生活。
每一個居民點,云昭都要求按照城市的生活需要來設計,在他看來,這些居民點,遲早會演變成一座座城市。
現在多花費一些力氣,對于推動城市化進程是非常有利的。
通過這樣苛刻的篩選條件之后,云昭發現其實沒多少合適的地方。
上天對與中華其實不是那公平的,平原,盆地其實并不多,而這些地方人口已經顯得有些擁擠了? 后世之所以有那么多被世人稱奇的浩大工程? 其實就是極度無奈之下的一個不得已的選擇。
能在平地上修路,傻子才會去鉆山? 開路? 建好幾百米高的橋。
如果可能的話,云昭寧愿大明土地上不出現那些所謂的世紀奇跡。
看到地圖上那些被標注出來的零散的比較平坦的土地大多都在西北? 東北,云昭長嘆一聲? 就把目光盯在好生活的南洋一帶。
這里有大片? 大片的肥沃土地,這里有吃不完的野果子,這里的莊稼不用管理,畝產也比西北高出一倍? 這里一年下來只需要一條褲衩就能過四季。
這里只需要守著一條海峽就能賺的盆滿缽滿? 這里……
“是時候開發大東北了。”
云昭自言自語了一句。
秘書楊釗低聲道:“陛下,東北苦寒,百姓恐怕不愿意去。”
云昭笑道:“在東北一人可以擁有三十畝以上的肥沃田地,你說他們愿不愿去呢?”
楊釗道:“南洋更加適合百姓生活。”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上林县|
高淳县|
白水县|
汉阴县|
进贤县|
廉江市|
兴义市|
凤山市|
蓬莱市|
衡山县|
南木林县|
河津市|
南昌市|
龙井市|
临颍县|
黄浦区|
琼结县|
靖远县|
额敏县|
紫云|
彝良县|
浠水县|
偏关县|
伊吾县|
宣恩县|
山阳县|
尤溪县|
恭城|
永城市|
平顶山市|
淮南市|
卓尼县|
沾化县|
买车|
宁安市|
大埔县|
西青区|
中西区|
海阳市|
广河县|
绥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