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現在是八十年代中期,港風剛開始席卷,蛤蟆鏡、喇叭褲、霹靂舞這些都是最時髦的東西。 哪個年輕人要是沒有一兩條喇叭褲,鼻梁上沒架一副蛤蟆鏡都不好意思出門。 大學生是追逐時髦的主要群體,唐正的二大爺把攤擺在大學門口,無疑是一種非常正確的選擇。 兩個女大學生挑選喇叭褲的時候,陸陸續續又有好幾個從學校里出來的大學生圍了過來。 唐正以前雖然從來沒做過生意,不過接受了二大爺的記憶,加上又是從幾十年后重生回來的,倒也不怯場,臉皮也厚。 嘴皮子本就利索的他,將姑娘們都夸成了一朵花,一會兒的功夫就賣出去了五六條喇叭褲,順便還賣了幾件衣服。 正像他說的那樣,蓉城離港城那邊太遠,擺攤的人很少,有最時髦商品貨源的人更少,二大爺這些喇叭褲還是前幾天坐了兩三天的車好不容易從深城那邊進的。 在蓉城不敢說是獨一份,不過也算是最早一批開始賣喇叭的商販之一。 “嘖嘖嘖,果然是站在風口上連豬都能飛起來的好時代啊,進價35的喇叭褲賣85一條,姑娘們還搶著買,真是想不發財都難。” 唐正熱情的送走剛剛買了兩條喇叭褲的姑娘,喜滋滋的沾了點唾沫點了點手里的鈔票,這才半個多小時就凈賺三四百,他在活動公司的實習工資每個月都還不到3000呢。 今天是二大爺頭一次來大學門口擺攤,也算是試試水,所以拿的貨并不是太多。 褲子這種東西還分尺碼,賣出去八九條喇叭褲后,桿子上的褲子就已經斷碼了。 守到六點出頭,唐正見時間差不多了,干脆就收了攤回家吃飯,打算吃完飯回去重新補點貨,晚上再去夜市上擺會兒攤。 二大爺住的地方離這里有些遠,當唐正回到出租屋時,已經七點過了。 “這就是二大爺住的地方么,還真是有些偏僻啊,都快到城郊了。” 唐正拎著兩個編織袋站在門外,忍不住小聲吐槽了一句。 不過這也不能怪二大爺,唐正從記憶中得知他也剛從農村出來不久,事業也才剛剛起步,手里沒幾個錢,前幾天去深城進貨更是把老本都掏空了。 唐正站在院子里打量了幾眼這棟二層小樓,正準備拎著編織袋上樓的時候突然看到二樓最左邊的屋里有個年輕姑娘似乎正在炒菜。 第(1/3)頁